2008年11月24日
嘉央諾布:支持讓贊的理由
2008年的前言
在圖博拿出古老的雪山獅子旗,就是「分裂活動」,罪行重大,可被當場槍斃。在今年歷史性的起義之中,數十面,甚至百面的雪山獅子旗在圖博各地高舉了,顯示了抗議者大聲要求獨立的心聲。
無疑的是圖博的人民正在要求讓贊。即使在某種意義上,他們要求達賴喇嘛回來本身,也是一種獨立宣言,因為他就是一個自由圖博國家的永恆象徵。目前,圖博各地,人們懷抱著他們獨立之夢,以及達賴喇嘛終有一天會回來的夢想--不論中國殘暴而且全面的軍事鎮壓。
一位澳大利亞的記者最近剛從拉薩回來,說他「‧‧‧目睹了一個在中國軍事重擔之下呻吟的城市。」在(11月8日)的詳細報導中,他寫道:「在圖博首府拉薩的古老後巷裏展開了嚴厲的軍事行動,然而此事實被掩蓋起來,不讓世界看到。天一黑,數百名中國軍人就出動,帶著防暴盾牌與攻擊式步槍,在此叛城各地執行勤務。他們在街道的角落設立崗哨,還派遣六人一組的巡邏隊四處走動,其中三人帶著盾牌,三人帶著步槍。這些巡邏隊夜間在拉薩的博巴區裏行進,尋找任何異議的徵兆。當太陽升起時,士兵們並沒有散去,而是被新一輪的軍隊取代。白天拉薩的軍事鎮壓措施,還有另一個令人害怕的場景,那就是在本城最神聖的地點大昭寺屋頂上還駐有狙擊手,隨時把他們的槍口指向帕廓廣場上數百位朝聖的博彌(藏人)信徒。」
這篇文章的重新發布,是希望流亡的博彌能夠重新檢視讓贊理想的歷史、政治、道德合法性,為了這個理想,我們在圖博的兄弟姐妹正在忍受毒打、折磨、關押與死刑。我們應該與他們團結在一起,重新追求我們共同的夢想。
前言
人類歷史上,看起來永遠不變而強大的暴政有時候會罕見地、卻決定性地在表面上似乎剛強的結構裏,出現小小的裂痕,暗示著即將崩潰的前兆--給了長期受到壓迫的人民、被征服的民族一絲絲希望。這樣的轉變,在東歐與中歐、中亞的部份地區發生,其先聲就是柏林圍牆的倒塌。
對圖博人民來說,這樣的時刻也許已經到來。中國的經濟榮景,製造了龐大而無法解決的難題與衝突,威脅著要把中國社會撕裂。官僚普遍地貪污,農民絕望地起義,大規模的工人暴動,嚴苛的宗教壓抑,愈亦擴大的經濟不平等,生態環境的破壞(已至玉石俱焚的程度),缺乏獨立的司法與幾乎不存在的公民社會,就是去年中國發生八萬三千起示威與暴動的原因(此乃根據中國政府的報告)。今年(2006年)還有四個月就結束了,這些官民的衝突據說已經超過十萬件。
在近年,某些共黨高層的元老,據說對於2008年所將發生的事情極不樂觀,屆時,將有數萬名外國訪客與世界媒體會來到北京參與奧運。根據一個中國觀察家的看法,如此一來可以為那些沒有聲音、沒有財產與受到壓迫的中國人民(農民、地下的勞工組織、地下的教會、宗教團體與異議份子),在世界的眼前,提供公開表達他們的不滿與辛酸的機會。
在此亞洲歷史的重要轉捩點,很重要的是博彌不再猶豫,不再軟弱,將自己奉獻給自由奮鬥。很重要的,也是圖博的友人與支持者,還有世界各國,瞭解到讓贊對博日(藏民族)的生存與其文化的存續之必要性,並且知道我們獨立的主張乃是至為合理、溫和與正義的。
博彌的國家認同
世界上很少有其他民族,像博彌這樣被自己所居住的土地所定義。圖博的國家認同,不只是由歷史所塑造,也不單由宗教,而是在於圖博的土地。博日是一個現在生活在,而且有史以來即一直都生活在,廣袤的圖博高原上的民族。圍繞圖博高原的四週低地國家尼泊爾、印度與中國,前往圖博的道路,不只是崎嶇難行,也明顯地向旅人顯示他們即將前去的,是一個獨特的世界。
博彌的認同深深地植根於他們土地上,以致於過去的博彌認為他們自己居住區的大山,如雅礱區的雅拉香波山,安多的阿尼瑪卿山(Amnye Machen),北部草原的念青唐古拉山,康區的卡瓦格博山(Khawa Loring) 與米雅貢嘎山(Minyak Ghangkar),還有其他許多大山,都是他們的神靈,或者古老的神祗。這種信仰比起博彌祖先是隻有同情心的猴子更為久遠,後者可能是佛教徒的發明。對於這些大山的崇敬,博巴至今日仍然虔誠地,卻有點無意識地,以煨桑(sangsol)、撒隆達[譯按]等儀式進行著,而根據傑出圖博學者卡梅桑丹的研究,這些儀式就是最初博日民族認同的表達。
幾乎很少有其他民族像博日一樣,深深烙印著地理與氣候的特徵。數得出來的幾個,如愛斯基摩人、貝都因人、波里尼西亞島人以及喀拉哈里沙漠的布希曼人,僅此而已。然而在博巴歷史的早期,他們就想辦法超越了這種自然環境所局限的生活方式,而透過高原上不同王國的統合,創造了強大的民族任同感。最早居住在統一圖博地區的人,對他們的新國家所感到的神奇與驕傲感,在這首古老的歌曲,也是圖博第一位皇帝所開示的一首,說得很明白:
天之央,
地之心,
雪山環繞之地,
所有河流的源頭,
山高土淨,
一個如此美好的國度,
人生而聖賢英雄
依良法行事
千里馬之鄉‧‧‧
雖然圖博歷史的皇朝時期在十世紀左右結束了,它所遺留下來的國家感卻是永恆不變的。後來的君王刻意地追溯古王朝的前例,以創造統一與自由的圖博。帕木竹巴王朝的松秋堅贊(1302-1364),推翻了圖博的蒙古統治(比元朝在中國結束統治早十年),接下來的黃金盛世,乃是所有博彌都稱之為“Ga mu Ser Khor”(快樂的黃金時代),因為此地如此安全與和平,據說一位老婦人可以安全無虞地帶著一袋黃金從圖博的這一頭走到另外一頭,沒有盜匪覬覦。
第五世達賴喇嘛(1617-1682)在圖博王朝自九世紀崩潰後,再度一統圖博,疆域從西部的阿里、往東南包含達折多(中國人稱康定),再東北延伸至青海湖。比較晚近,偉大的十三世達賴喇嘛(1876-1933),孜孜不倦、排除萬難地重新獲得,並且保護了圖博的獨立,而他所做的一切,就是承先啟後的表徵--表達了博彌亙古以來所想維繫的民族自由。
圖博獨立的合法性
非常必要的是,我們博巴必須瞭解到我們自稱為一個國家的恆久性與合法性。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在一種意義上,只是歷史所造成的產物。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其國家的根源都不像圖博一樣,來自於他們自己的土地。其他國家如科威特、約旦、新加坡、某些非洲國家,都是西方殖民政策的產物,或殖民統治的遺物。比較晚近的,因為蘇聯的解體,白俄羅斯、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等等--這些政體在過去都不曾以國家的形式存在,而是在九零年代才獨立。
因為國際對於該區特別關注,我們還可以說,過去從來沒有過一個巴勒斯坦國。歷史上,此區只是奧圖曼帝國的一個次省(vilayet, 州),後來成為英國的被保護國。伊拉克也是由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三個被擊敗的奧圖博帝國次省所拼湊出來,分別是摩蘇爾(Mosul)、巴格達與巴士拉(Basra)。今日該國內部難以解決而又血腥暴力的對立與分裂:教派(什葉v. 遜尼)、族群(庫德v. 阿拉伯)、部族與部族之間的衝突,顯示了這樣的結合本來就是相當難以維繫的。
這並不是在說圖博比起這些國家或領土更有權利成為一個國家--畢竟,這是全世界的各民族都必須自行決定的事情--而是要強調圖博作為單一國家的地位,就跟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一樣合法,假如不是更有資格的話。當然,我們過去沒有加入過國際聯盟或聯合國,也沒有任何大國正式承認圖博就是國家(因為他們不想破壞與中國的貿易),一點也沒有減損這樣的合法性。
與中國的貿易,事實上就是英國與美國在過去兩世紀以來,拒絕支持,或認可獨立圖博的事實。中亞史學權威,查爾斯‧貝爾爵士早在1930年代就確認了此一事實:
圖博在歷史上曾經被外來的政權所征服,以及過去的圖博君王藉由外國軍隊的幫助,因而得以掌握國家,對於它作為一個自由國家的應得地位,沒有任何影響。即使當圖博的政治與軍事力量在十八與十九世紀衰微,而滿州帝國某種程度地控制了本國之時,圖博的文化獨特性、其種族與民族的特殊性,都是全亞洲各地的人所清楚認知的。滿州皇朝還特別指定滿州或蒙古貴族,為派駐圖博的使節,從來沒有派過漢人。事實上,清皇室與圖博的關係,都是由理蕃院所處理的,這是一個專門處理清皇室與蒙古王子、圖博、東土耳其斯坦(新疆)與俄國的機構。
圖博,特別是它的首都,拉薩,被俄羅斯境內的布里亞特人與卡爾梅克人,以及數百萬的蒙古人,認為是他們的信仰與文化的中心。俄國的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Prejevalsky)在1878年,給地理學會與戰事部送了一份備忘錄,在其中:「‧‧‧他畫了一張圖,而拉薩就是亞洲的羅馬,藉著宗教,而擁有影響從錫蘭到日本的兩百五十萬人的力量:是俄國外交政策最重要的目標。」
世界上大概沒有哪一個國家不曾在歷史上某個時間點上,受到其他國家的統治。聯合國的會員國,如果必須證明歷史上一直都是獨立國家才得以加入的話,那麼沒有幾國真有與會資格。就如同愛爾蘭特使於聯合國1960年辯論圖博問題時所指出的,聯合國大會裏的大部份國家,如果必須證明他們在過去從沒有被其他國家統治的話,那麼大部份國家幾乎沒有資格留在那裏。
英國大約有四百年的時間是羅馬帝國的一部份。俄國被蒙古人統治了將近兩世紀,美國,當然一開始是英國殖民地。中國本身也曾受到蒙古與滿州所統治,並且曾經一度不斷被圖博軍隊所擊敗,在公元763年,首都長安還被圖博軍隊佔領。而我們也不該忘記,中國有大一部份在上個世紀曾經受到日本的佔領。
今日圖博內部
世界上大概沒有其他地方(也許除了北朝鮮以外),像圖博今日一樣,受到史達林警察國家一樣的方式所控制--特別明顯的例子就是拉薩。拉薩肅殺的氣氛,很大程度被西方觀光客所忽視,甚至某些天真的流亡博巴也都未能注意到--他們對中國專制政權的變色龍特色太不清楚,反而對中國的資本主義社會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有時候受到其中商機的引誘。
今日造訪圖博的遊客,包括圖博「專家」在內,遇到的是一群每天過尋常生活的百姓,沒有表達任何對中國佔領的公然反對,於是他們下結論說博彌對於現狀很滿意,未能考慮到共產中國統治底下的生活現實。瓦茨拉夫‧哈維爾(Vaclav Havel)曾經清楚地描述了生活在各種強制規定與壓迫政權下的人,往往都採取雙重人格心態以自保。坦白地說,在一個因為人民擁有「錯誤」意見就會加以處罰的國家裏,不只觀光客不容易瞭解他們的真實感覺,連極權國家本身對於這些感受都沒辦法正確評估。
1979年,中國當局見到達賴喇嘛的使節抵達拉薩,而受到人民極度熱烈、非常情緒化的歡迎,極感震驚。中國當局當時似乎真的相信,只有「一小撮」博彌才支持讓贊,直到問題太過嚴重,逼使他們不得不採取壓迫的手段,而不再只是恢復秩序。
在拉薩廉價而俗麗的水泥大樓、迪斯可舞廳、卡拉ok歌廳、妓院(紅燈區)、夜總會、旅館之後,是中國政府令人害怕、不稍寬貸的「無情鎮壓」(1988)、「嚴打」(1996, 2001, 2004)與「誓死鬥爭」(2006)等等運動在實施。人民解放軍、勞改營、精神病療養院、公安局、人民武警、與居委會,透過工作隊、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組、鄰里監控,以及永遠存在的告密者,公然而且自由地監視著所有的博彌。他們的權力不受到獨立法庭、自由媒體、公民組織、獨立監督機構、道德或宗教組織、甚至是任何單一可以代表世界媒體的機構,所阻礙。即使在世界上政府統治得最糟糕的地方,至少都有上述的一個或兩個組織,可以阻止,假如不是預防的話,暴政的絕對權力,而後者正是中國領導人在圖博不受任何反挫的進行之中。
在2006年5月,西藏自治區的黨委書記張慶黎,宣布了他爭對達賴喇嘛的「誓死鬥爭」運動。博彌,從最低階的政府職員到高層,都被嚴禁,不准參加任何宗教儀式,也不准進入佛殿或寺院。早先,只有黨員才被要求要放棄信仰。寺院裏愛國主義教育運動,又再一度擴大舉行。拉薩與鄰近鄉村地區的博彌官員,被要求寫批判達賴喇嘛的檢討。高層文官必須寫出一萬字的論文,而那些職位較低的,則必須寫出五千字的譴責。連退休的官員都不能倖免。
在圖博內部,幾歷數十年洗腦式的共產教條,以及世界上最殘酷、毫不留情的壓迫,博彌對於獨立、讓贊的希望,仍然頑固地拒絕被壓碎。雖然大規模的示威現在已經不可能了,一連串勇敢的人,阿尼、僧人與俗人,已經經年累月舉起被禁止的雪山獅子旗,舉著反中國統治的標語,公開高喊讓贊。2003年10月2日,尼瑪扎巴,一位來自尼措寺、二十歲的僧人,因為在獄中慘受折磨而死亡。他因「分裂活動」而被判處九年徒刑--因為他貼出了呼籲圖博獨立的海報。在2006年9月3日,忙碌的拉薩帕廓街上,一位23歲的僧人獨自一人短暫地示威,要求圖博獨立。幾分鐘之內,他就被警察拖走。在這些例子,以及數百件其他的小例子裏,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號召與呼聲,沒有例外的,總是「讓贊」。
為什麼讓贊是非常重要的
某些領土曾經是其他國家或帝國的一部份,不但想辦法存活下來,而且在某些案例中,甚至還外國的統治中得益--最明顯的例子當然是英國治下的香港。但即使是中國的熱烈支持者,也不得不同意,中國在圖博的統治,並非明顯成功,跟英國治下的香港比,也並未更人道或更自由。
然而,即使是相對良善的外來統治,在表面上,對於土著民族的文化與士氣,都可能是有損的。澳大利亞與加拿大都是已開發國家,經濟發達,還有各種不同的民主機構來保障他們人民的權益,包括(至少是近年)原住民族在內。但這些國家內的許多原住民都士氣不振,忍受著貧窮與疾病,容易受到酒精誘惑與絕望感的襲擊;這種情形似乎也在圖博內部開始發生了。
在外來政權統治下,似乎唯一生存之道,就是經常地反對壓迫的政府,並懷抱著最終會獲得自由的希望。即使是征服你的統治者,只有在你反抗他時,才會尊敬你。數百萬死於白人不公義與暴力之下的美國原住民,只有勇猛好戰的酋長,如傑洛尼莫(Geronimo)、瘋馬(Crazy Horse)、與坐牛(Sitting Bull)等人,至今天仍然被美國人民記憶並且尊敬。那些平靜地接受白人統治、還到華府去向「偉大的白人之父」乞和的原住民領袖,都已經被忘記。
喬治‧歐威爾,在他的新聞專欄裏,提到古老的文明,如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希臘與羅馬,幾乎完全依靠奴隸制度來運轉,就如同現代社會依靠電力與石化燃料一樣,我們卻想不起任何一位奴隸的名字,除了史巴達克斯(Spartacus)以外。而我們記得他,「‧‧‧因為他就是不遵從『不要抵抗邪惡』的命令,而是起來暴力反抗。」
希望在中國境內享有任何形式的自治,都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如此一來就必須假設,中國的政治系統是有彈性的,可以容忍接納不同的政治與社會系統。我們可以想像自治區存在於一個像印度這樣的國家,因為它真正由多元文化與多元種族所構成的,而它的民主機制如憲法、自由的媒體、自由的選舉與獨立的司法,都能防止政府或一個多數的團體壓抑其他團體應享的權利。但這是中國領導班子根本沒辦法做到的事。
中國領導人,就好像他們所統治的人民一樣,都是長期在壓迫文化與不良政治之下的受害者--就是澳大利亞傑出的漢學家,詹納爾(W.J.F. Jenner)所稱之為「歷史之暴政」的東西--它癱瘓了中國社會與政治面本來可以進行的基本轉變。詹納爾說道:「‧‧‧可怕的可能性是中國被關在牢籠裏,沒有地方可以逃,這個牢籠數千年來與時俱進,一座歷史的牢籠--一座歷史的牢籠,是文學的比喻,也是過去累積的結果。」
讓香港實行的「一國兩制」是個例外,北京同意這樣做,因為此交易有利於他們的政權。如果中國沒有作出這樣的讓步,也許當時就會損及國際對香港經濟的信心,並且在中國內部造成重大的金融問題。在共產黨接管後的幾年之內,新聞記者、廣播節目主持人、政治諷刺家、律師、以及香港社會中其他民主的聲音,在漸漸「讓人感到窒息」的政治氣氛中,受到系統性地暴力騷擾、死亡恫嚇。許多人都已經離開香港。本來應該保障香港的自由的《基本法》,中國已經有效地加以削弱,香港政府的議會與行政機關,都受到北京的控制。
不像香港的公民,博彌熱切地感覺、也知道,他們在文化上、種族上、語言上、甚至在性情方面,都與漢人不同。圖博境內博彌經濟狀況的改善,即使真的實現(事實上並沒有)也不會改變他們對此點的看法。我們必須記得拉薩的示威活動就發生在圖博的經濟狀況,比較起前一個時期,明顯獲得改善的時期。在此方面,博彌的態度可以用八零年代在圖博內部流傳的一份異議文件來表達:
為什麼在現在放棄?
圖博境內的情況,無法否認地,相當糟糕,特別是我們考慮到漢人移民到圖博的人口,又因新鐵路的建成而加速。但支持達賴喇嘛中間道路的支持者,他們的一貫主張是,要防止漢人移民,我們就必須放棄自由鬥爭,並且生活在中國的統治之下,這是很明顯錯誤的論點。中國的領導階層或官僚機構裏,可曾有人暗示,只要博彌放棄他們的獨立訴求,就願意重新考慮移民政策?如果我們放棄自由鬥爭,而圖博內部的情況變得和平穩定,那麼漢人移民一定會繼續增加--比起過去五年所發生的更多。而且我們不必太瞭解國際法,就會知道,如果達賴喇嘛與圖博流亡政府接受了中國對圖博的主權,那麼中國將人口西移至圖博的政策,在世界的眼中,將會完全合法。
唯一阻止漢人移民的方法,就是加強自由奮鬥,並且讓圖博的情勢不穩到一個程度,使外來投資者、漢人企業家以及民工,都覺得圖博的狀況不能忍受,更不用說可以從中圖利。即使圖博的獨立不能立即實現,我們必須在世界的眼中建立一個圖博高原是一個不安不穩的地區,而圖博獨立的問題還沒有結束的印象。
然而不管漢人移民的問題多嚴重,我們必須記得的是,這不是一個完全不可逆的狀況。史達林強迫了大批俄羅斯人移民到非俄國家,如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在1939年,這三個地區的總人口大約六百萬人,相當於圖博的人口。史達林又處決了數萬當地的人民,還將數十萬人流放到西伯利亞去。當時世界各國都認為,這三國已經完蛋了。在五零、六零與七零年代,這三國似乎已經從人類的記憶中消失,雖然這三國仍然在倫敦與紐約設有辦事處。即使是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 Czeslaw Milosz),本人出生成長於立陶宛,在他的書《被禁錮的心靈》最後一章裏,也留下了一種徘徊不去又哀傷逾恆的印象,這三個古老的波羅地海國家,如同西班牙征服者消滅阿茲特克文明一樣,已經寫下了歷史的終章。
但在蘇聯解體後,這三個小國家獨立了。雖然國內還是有相當多俄羅斯人,他們並未如原先所假設的,對這些國家的生存與完整造成威脅。我們必須銘記在心的是,這三個小國家,一度咸信已經完全被蘇聯的極權暴政與俄羅斯移民所消滅了,現在卻是三個自由的國家--飛揚著他們古老的旗幟,說著自己的語言,並且自由地生活。
圖博從來沒有像波羅的海三小國一樣完全消失,即使是在中國治下最糟糕的階段。而現在,即使是各國政府與企業積極想跟中國做生意的同時,圖博仍然以各種方式,吸引著全世界人民的注意。當然,有時候他們的注意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然而,全世界對於圖博的狀況是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而且常常對其慘況感到憂心。如果過去曾經有一段是我們勉強可以放棄的時期,那就是六零與七零年代,當時似乎全球的共產主義方興未艾,而中國對於圖博的控制似乎永遠會繼續;而自由世界裏大部份的知識份子與名人都崇拜著共產中國與毛澤東思想。
現在,圖博仍然廣受世界的注意與同情,雖然目前不如九零年代一樣頂盛,卻還是相當可觀的。然而各國人民對圖博的同情,並沒有轉換成政治上對圖博的支持,這是不幸的事實。我們博彌,特別是宗教領袖,必須接受我們沒辦法將我們的政治目標清楚而一致地呈現於世界眼前的錯誤。事實上,我們的政治目標的不明確,已經在我們自己的同胞與支持者之間,造成了混亂困惑的感覺,並且讓各種努力阻滯難進。
讓贊的國際面向
自從九零年代以來,圖博的領袖與一些西方支持者,努力將「全球關懷」如環保、世界和平與信仰,與圖博議題混在一起。結果造成某些博彌與友人有點妄尊自大的觀念,認為圖博的獨立奮鬥不夠成熟、又太過狹隘褊小。當然,這種看法不但是錯誤的,也顯示了人們傾向於將自己的需求與某種議題混淆在一起,好顯示自己政治正確、提高社會的接受度、增進個人前途,甚至是獲得物質的利益。
爭取自由的真正奮鬥,是在小地方發生的,而且往往是孤注一擲的,人們放棄的,不只是社會的尊敬與穩定的工作,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自由奮鬥的本質就是唐突激昂的,然而不管如何動蕩不安,不管如何造成經濟衰落與人的痛苦,聖雄甘地、馬丁‧路德‧金恩、納爾遜‧曼德拉、昂山素姬桀驁不馴的奮鬥,鼓勵了全世界熱愛自由的人民;比起外交官員、職業運動人士、甚至聯合國秘書長充滿好意的努力,來維持所謂的「世界和平」,更能感動人心,雖然他們的目標往往只是維繫國際的現狀而已。
每一次自由戰勝暴政,都對於其他還在受苦的人是一大鼓勵。我很確定博巴還記得,當孟加拉贏得獨立時,我們多麼高興,而當我們得知某些博彌的軍官對於其勝利有重大貢獻時,是多麼鼓舞驕傲。在印度贏得獨立後,一連串的非洲與亞洲國家也脫離歐洲的殖民統治。在九零年代,柏林圍牆倒下來時,另一些國家也獲得了自由,這一次則是掙脫了蘇聯的枷鎖。圖博的獨立將會引發,或至少前導一個新的自由時代,不只是鄰近的東土耳其斯坦,內蒙古,甚至中國人民本身。
我們必須謹記在心的是,在世界上目前最暴戾最會殺人的政權裏,如北朝鮮的金正日、緬甸的軍政府、羅伯‧穆加比的辛巴威、伊斯蘭‧卡里莫夫(Islam Karimov)所統治的烏茲別克、在達富爾地區犯下種族滅絕罪的蘇丹政府,這些都是靠著中國的經濟、外交、軍事支援而幸存,甚至欣欣向榮。
民主與讓贊
只有一個真正民主的圖博社會,有創意而新穎的思考、新的領導人--在自由奮鬥中非常需要--才會出現,並且受到尊敬、達到政令風行草偃之效。更進一步,只有民主制度才能提供政府運作的透明度,並且讓我們的政府負起責任;也只有如此,圖博人民真正對讓贊的感覺,才會真正地表達出來。
對圖博受到壓迫的人民來說,民主代表的,不但是脫離中國暴政的最後自由,也是他們能夠自己選擇出公正與平等的政府的最佳希望。因此,一個真正的民主圖博,將會是對中國文宣的反駁,他們宣稱圖博的獨立就意謂著再度回到政教合一的封建設會。因此民主對於我們的主張來說,是一大利器,而其在我們流亡社會裏真正而有效的施行,對我們自由奮鬥的信實度乃是絕對必要的。雖然我們已經在流亡社區裏開始了民主的措施,然而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除非一個真正以黨派為基礎的選舉制度取代目前的,跟尼泊爾的舊制、裝點門面用的潘查耶特(譯註)「民主」制度好不了多少的制度,流亡政府與國會將永遠無法真正反映民意,也沒辦法採行政策來促成人民真正想要的獨立國家。
然而,單單只有選舉系統,也不能保證一個民主與多元化的社會。博彌必須效法我們祖先那種熱誠接納佛教的決心,以同等的熱情用來擁抱民主式的思考與文化。藏傳佛教持久不變的活力,應該大大歸功於偉大的羅札瓦(大譯師),他們從七到十三世紀就孜孜不倦地地收集、研究、翻譯印度的典籍。這個偉大的成就就是所有的藏傳佛教制度、教義、功德的知識基礎,一直到今天為止。為了指導我們國家的政治未來,博彌應該研讀並且討論,創造出西方民主與公民社會的思想與哲學,學習法國與英國啟蒙運動、美國的開國元勛、以及我們時代裏的自由思想家與民主人士的作品。
只有靠著這樣知識的學習、政治上的努力、道德的熱情,我們才有辦法重建獨立的圖博,而依據法治、個人的自由,建立起一個真正民主系統的政府。
即使是獨立的希望都是至為重要的
當然,沒有人可以保證,獨立將會很快就發生,甚至也沒有人知道是否在我們有生之年會發生--雖然我認為它會。然而不消說的是,維持讓贊的目標對此一最終的標的,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記得,就是獨立的希望,讓我們流亡社會在困難的早期仍然保持強大團結。我們社會現在面臨許多問題,宗教與政治的爭吵、教育水準的降低、我們宗教被可悲又可恥地商業化、行政系統中的犬儒心態、普通百姓之中失去了自尊與道德感,都與過去二十年,圖博的領導人物漸漸放棄自由奮鬥有關。
獨立的希望對於圖博境內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流亡的境外讓自由奮鬥繼續存活,給境內博彌希望,雖然他們正在忍受極大的痛苦,也給了他們一些保證,他們的文化與他們的世界,沒有完全消失。為了讓博彌保有他們的身份、文化與宗教,希冀一個自由的圖博的憧憬必須保持下去。如果我們就是要讓自己成為中國的一部份,那麼我們一定會失去的,不只是國家的認同,還有我們文化的特殊之處。北京也許會恩准我們繼續當佛教徒,但只能當乖順不提問題的那一種。而我們必須記得中國內部還有許多其他的佛教派系與宗派。假如圖博兩千年燦爛的文明與文化,到頭來只變成人民共和國內部,一個位於高山地區隱蔽而不重要的佛教教派,將是最大的諷刺與悲劇。
唯一讓單一個人保持博彌身份的方法--在圖博境內、在印度流亡、甚至在異鄉的孤單之中、或者中國的監牢裏--只有緊緊抓住圖博獨立的希望,並且不斷地向別人、向世界表達對共產中國的不撓反抗,並展示其政權本質的不人道與邪惡。
中國最偉大的現代作家魯迅(1881-1936),我覺得,也許也不會忠告博彌投降算了、默默死在他們現在的慘境之中。他是一位和善的悲觀主義者,但他對於希望這件事有以下的忠告:
〔譯按〕撒隆達,隆達中文譯為風馬,在紙上寫上祝願,在豎立經幡之後撒向空中,希望神明幫助實現。唯色博客此貼文中有照片。
(譯註)潘查耶特Panchayat是一種南亞的政治系統。就字義上來講,是村子裏選出五位年高德劭的長老(panch)的集會(yat)。傳統上,集會是要解決個人與村子之間所發生的紛爭。尼泊爾的情形是,數世紀來,政府的大權由彼此有親戚關係的貴族家庭掌握。雖然國王下詔禁止成立政黨,然而政黨卻實際存在,只是暗中運作,許多政黨領袖為了避免受到囚禁,只能潛逃到印度。而在潘查耶特系統下,尼泊爾內部有六個政府支持的階級與職業組織--分別是農民、工人、學生、婦女、退伍軍人、大學畢業生。這些組織就是用來取代被禁的政黨,並且提供一個階級或團體可以爭取利益的管道--而不是國家的利益。這些組織與團體常受到警告,不得從事政治活動,然而這是許多尼泊爾人唯一的政治管道。
在圖博拿出古老的雪山獅子旗,就是「分裂活動」,罪行重大,可被當場槍斃。在今年歷史性的起義之中,數十面,甚至百面的雪山獅子旗在圖博各地高舉了,顯示了抗議者大聲要求獨立的心聲。
無疑的是圖博的人民正在要求讓贊。即使在某種意義上,他們要求達賴喇嘛回來本身,也是一種獨立宣言,因為他就是一個自由圖博國家的永恆象徵。目前,圖博各地,人們懷抱著他們獨立之夢,以及達賴喇嘛終有一天會回來的夢想--不論中國殘暴而且全面的軍事鎮壓。
一位澳大利亞的記者最近剛從拉薩回來,說他「‧‧‧目睹了一個在中國軍事重擔之下呻吟的城市。」在(11月8日)的詳細報導中,他寫道:「在圖博首府拉薩的古老後巷裏展開了嚴厲的軍事行動,然而此事實被掩蓋起來,不讓世界看到。天一黑,數百名中國軍人就出動,帶著防暴盾牌與攻擊式步槍,在此叛城各地執行勤務。他們在街道的角落設立崗哨,還派遣六人一組的巡邏隊四處走動,其中三人帶著盾牌,三人帶著步槍。這些巡邏隊夜間在拉薩的博巴區裏行進,尋找任何異議的徵兆。當太陽升起時,士兵們並沒有散去,而是被新一輪的軍隊取代。白天拉薩的軍事鎮壓措施,還有另一個令人害怕的場景,那就是在本城最神聖的地點大昭寺屋頂上還駐有狙擊手,隨時把他們的槍口指向帕廓廣場上數百位朝聖的博彌(藏人)信徒。」
這篇文章的重新發布,是希望流亡的博彌能夠重新檢視讓贊理想的歷史、政治、道德合法性,為了這個理想,我們在圖博的兄弟姐妹正在忍受毒打、折磨、關押與死刑。我們應該與他們團結在一起,重新追求我們共同的夢想。
前言
人類歷史上,看起來永遠不變而強大的暴政有時候會罕見地、卻決定性地在表面上似乎剛強的結構裏,出現小小的裂痕,暗示著即將崩潰的前兆--給了長期受到壓迫的人民、被征服的民族一絲絲希望。這樣的轉變,在東歐與中歐、中亞的部份地區發生,其先聲就是柏林圍牆的倒塌。
對圖博人民來說,這樣的時刻也許已經到來。中國的經濟榮景,製造了龐大而無法解決的難題與衝突,威脅著要把中國社會撕裂。官僚普遍地貪污,農民絕望地起義,大規模的工人暴動,嚴苛的宗教壓抑,愈亦擴大的經濟不平等,生態環境的破壞(已至玉石俱焚的程度),缺乏獨立的司法與幾乎不存在的公民社會,就是去年中國發生八萬三千起示威與暴動的原因(此乃根據中國政府的報告)。今年(2006年)還有四個月就結束了,這些官民的衝突據說已經超過十萬件。
在近年,某些共黨高層的元老,據說對於2008年所將發生的事情極不樂觀,屆時,將有數萬名外國訪客與世界媒體會來到北京參與奧運。根據一個中國觀察家的看法,如此一來可以為那些沒有聲音、沒有財產與受到壓迫的中國人民(農民、地下的勞工組織、地下的教會、宗教團體與異議份子),在世界的眼前,提供公開表達他們的不滿與辛酸的機會。
在此亞洲歷史的重要轉捩點,很重要的是博彌不再猶豫,不再軟弱,將自己奉獻給自由奮鬥。很重要的,也是圖博的友人與支持者,還有世界各國,瞭解到讓贊對博日(藏民族)的生存與其文化的存續之必要性,並且知道我們獨立的主張乃是至為合理、溫和與正義的。
博彌的國家認同
世界上很少有其他民族,像博彌這樣被自己所居住的土地所定義。圖博的國家認同,不只是由歷史所塑造,也不單由宗教,而是在於圖博的土地。博日是一個現在生活在,而且有史以來即一直都生活在,廣袤的圖博高原上的民族。圍繞圖博高原的四週低地國家尼泊爾、印度與中國,前往圖博的道路,不只是崎嶇難行,也明顯地向旅人顯示他們即將前去的,是一個獨特的世界。
博彌的認同深深地植根於他們土地上,以致於過去的博彌認為他們自己居住區的大山,如雅礱區的雅拉香波山,安多的阿尼瑪卿山(Amnye Machen),北部草原的念青唐古拉山,康區的卡瓦格博山(Khawa Loring) 與米雅貢嘎山(Minyak Ghangkar),還有其他許多大山,都是他們的神靈,或者古老的神祗。這種信仰比起博彌祖先是隻有同情心的猴子更為久遠,後者可能是佛教徒的發明。對於這些大山的崇敬,博巴至今日仍然虔誠地,卻有點無意識地,以煨桑(sangsol)、撒隆達[譯按]等儀式進行著,而根據傑出圖博學者卡梅桑丹的研究,這些儀式就是最初博日民族認同的表達。
幾乎很少有其他民族像博日一樣,深深烙印著地理與氣候的特徵。數得出來的幾個,如愛斯基摩人、貝都因人、波里尼西亞島人以及喀拉哈里沙漠的布希曼人,僅此而已。然而在博巴歷史的早期,他們就想辦法超越了這種自然環境所局限的生活方式,而透過高原上不同王國的統合,創造了強大的民族任同感。最早居住在統一圖博地區的人,對他們的新國家所感到的神奇與驕傲感,在這首古老的歌曲,也是圖博第一位皇帝所開示的一首,說得很明白:
天之央,
地之心,
雪山環繞之地,
所有河流的源頭,
山高土淨,
一個如此美好的國度,
人生而聖賢英雄
依良法行事
千里馬之鄉‧‧‧
雖然圖博歷史的皇朝時期在十世紀左右結束了,它所遺留下來的國家感卻是永恆不變的。後來的君王刻意地追溯古王朝的前例,以創造統一與自由的圖博。帕木竹巴王朝的松秋堅贊(1302-1364),推翻了圖博的蒙古統治(比元朝在中國結束統治早十年),接下來的黃金盛世,乃是所有博彌都稱之為“Ga mu Ser Khor”(快樂的黃金時代),因為此地如此安全與和平,據說一位老婦人可以安全無虞地帶著一袋黃金從圖博的這一頭走到另外一頭,沒有盜匪覬覦。
第五世達賴喇嘛(1617-1682)在圖博王朝自九世紀崩潰後,再度一統圖博,疆域從西部的阿里、往東南包含達折多(中國人稱康定),再東北延伸至青海湖。比較晚近,偉大的十三世達賴喇嘛(1876-1933),孜孜不倦、排除萬難地重新獲得,並且保護了圖博的獨立,而他所做的一切,就是承先啟後的表徵--表達了博彌亙古以來所想維繫的民族自由。
圖博獨立的合法性
非常必要的是,我們博巴必須瞭解到我們自稱為一個國家的恆久性與合法性。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在一種意義上,只是歷史所造成的產物。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其國家的根源都不像圖博一樣,來自於他們自己的土地。其他國家如科威特、約旦、新加坡、某些非洲國家,都是西方殖民政策的產物,或殖民統治的遺物。比較晚近的,因為蘇聯的解體,白俄羅斯、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等等--這些政體在過去都不曾以國家的形式存在,而是在九零年代才獨立。
因為國際對於該區特別關注,我們還可以說,過去從來沒有過一個巴勒斯坦國。歷史上,此區只是奧圖曼帝國的一個次省(vilayet, 州),後來成為英國的被保護國。伊拉克也是由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三個被擊敗的奧圖博帝國次省所拼湊出來,分別是摩蘇爾(Mosul)、巴格達與巴士拉(Basra)。今日該國內部難以解決而又血腥暴力的對立與分裂:教派(什葉v. 遜尼)、族群(庫德v. 阿拉伯)、部族與部族之間的衝突,顯示了這樣的結合本來就是相當難以維繫的。
這並不是在說圖博比起這些國家或領土更有權利成為一個國家--畢竟,這是全世界的各民族都必須自行決定的事情--而是要強調圖博作為單一國家的地位,就跟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一樣合法,假如不是更有資格的話。當然,我們過去沒有加入過國際聯盟或聯合國,也沒有任何大國正式承認圖博就是國家(因為他們不想破壞與中國的貿易),一點也沒有減損這樣的合法性。
與中國的貿易,事實上就是英國與美國在過去兩世紀以來,拒絕支持,或認可獨立圖博的事實。中亞史學權威,查爾斯‧貝爾爵士早在1930年代就確認了此一事實:
「英國與美國,以及大部份的歐洲國家,都認為圖博就是由中國統治的地方‧‧‧除此之外,我們總是被別人告知與中國的市場乃具有巨大的潛能。我回想起來,五十年前我們就這樣被告知,然而這五十年來這種潛能從來未曾化為現實;潛能只是潛能而已。然而,西方國家希望能在此貿易中分一杯羹,所以為此目的而努力討好中國。但他們居然出賣圖博,以增加自己的商業利潤,此舉著實是令人義憤填膺。」
圖博在歷史上曾經被外來的政權所征服,以及過去的圖博君王藉由外國軍隊的幫助,因而得以掌握國家,對於它作為一個自由國家的應得地位,沒有任何影響。即使當圖博的政治與軍事力量在十八與十九世紀衰微,而滿州帝國某種程度地控制了本國之時,圖博的文化獨特性、其種族與民族的特殊性,都是全亞洲各地的人所清楚認知的。滿州皇朝還特別指定滿州或蒙古貴族,為派駐圖博的使節,從來沒有派過漢人。事實上,清皇室與圖博的關係,都是由理蕃院所處理的,這是一個專門處理清皇室與蒙古王子、圖博、東土耳其斯坦(新疆)與俄國的機構。
圖博,特別是它的首都,拉薩,被俄羅斯境內的布里亞特人與卡爾梅克人,以及數百萬的蒙古人,認為是他們的信仰與文化的中心。俄國的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Prejevalsky)在1878年,給地理學會與戰事部送了一份備忘錄,在其中:「‧‧‧他畫了一張圖,而拉薩就是亞洲的羅馬,藉著宗教,而擁有影響從錫蘭到日本的兩百五十萬人的力量:是俄國外交政策最重要的目標。」
世界上大概沒有哪一個國家不曾在歷史上某個時間點上,受到其他國家的統治。聯合國的會員國,如果必須證明歷史上一直都是獨立國家才得以加入的話,那麼沒有幾國真有與會資格。就如同愛爾蘭特使於聯合國1960年辯論圖博問題時所指出的,聯合國大會裏的大部份國家,如果必須證明他們在過去從沒有被其他國家統治的話,那麼大部份國家幾乎沒有資格留在那裏。
英國大約有四百年的時間是羅馬帝國的一部份。俄國被蒙古人統治了將近兩世紀,美國,當然一開始是英國殖民地。中國本身也曾受到蒙古與滿州所統治,並且曾經一度不斷被圖博軍隊所擊敗,在公元763年,首都長安還被圖博軍隊佔領。而我們也不該忘記,中國有大一部份在上個世紀曾經受到日本的佔領。
今日圖博內部
世界上大概沒有其他地方(也許除了北朝鮮以外),像圖博今日一樣,受到史達林警察國家一樣的方式所控制--特別明顯的例子就是拉薩。拉薩肅殺的氣氛,很大程度被西方觀光客所忽視,甚至某些天真的流亡博巴也都未能注意到--他們對中國專制政權的變色龍特色太不清楚,反而對中國的資本主義社會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有時候受到其中商機的引誘。
今日造訪圖博的遊客,包括圖博「專家」在內,遇到的是一群每天過尋常生活的百姓,沒有表達任何對中國佔領的公然反對,於是他們下結論說博彌對於現狀很滿意,未能考慮到共產中國統治底下的生活現實。瓦茨拉夫‧哈維爾(Vaclav Havel)曾經清楚地描述了生活在各種強制規定與壓迫政權下的人,往往都採取雙重人格心態以自保。坦白地說,在一個因為人民擁有「錯誤」意見就會加以處罰的國家裏,不只觀光客不容易瞭解他們的真實感覺,連極權國家本身對於這些感受都沒辦法正確評估。
1979年,中國當局見到達賴喇嘛的使節抵達拉薩,而受到人民極度熱烈、非常情緒化的歡迎,極感震驚。中國當局當時似乎真的相信,只有「一小撮」博彌才支持讓贊,直到問題太過嚴重,逼使他們不得不採取壓迫的手段,而不再只是恢復秩序。
在拉薩廉價而俗麗的水泥大樓、迪斯可舞廳、卡拉ok歌廳、妓院(紅燈區)、夜總會、旅館之後,是中國政府令人害怕、不稍寬貸的「無情鎮壓」(1988)、「嚴打」(1996, 2001, 2004)與「誓死鬥爭」(2006)等等運動在實施。人民解放軍、勞改營、精神病療養院、公安局、人民武警、與居委會,透過工作隊、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組、鄰里監控,以及永遠存在的告密者,公然而且自由地監視著所有的博彌。他們的權力不受到獨立法庭、自由媒體、公民組織、獨立監督機構、道德或宗教組織、甚至是任何單一可以代表世界媒體的機構,所阻礙。即使在世界上政府統治得最糟糕的地方,至少都有上述的一個或兩個組織,可以阻止,假如不是預防的話,暴政的絕對權力,而後者正是中國領導人在圖博不受任何反挫的進行之中。
在2006年5月,西藏自治區的黨委書記張慶黎,宣布了他爭對達賴喇嘛的「誓死鬥爭」運動。博彌,從最低階的政府職員到高層,都被嚴禁,不准參加任何宗教儀式,也不准進入佛殿或寺院。早先,只有黨員才被要求要放棄信仰。寺院裏愛國主義教育運動,又再一度擴大舉行。拉薩與鄰近鄉村地區的博彌官員,被要求寫批判達賴喇嘛的檢討。高層文官必須寫出一萬字的論文,而那些職位較低的,則必須寫出五千字的譴責。連退休的官員都不能倖免。
在圖博內部,幾歷數十年洗腦式的共產教條,以及世界上最殘酷、毫不留情的壓迫,博彌對於獨立、讓贊的希望,仍然頑固地拒絕被壓碎。雖然大規模的示威現在已經不可能了,一連串勇敢的人,阿尼、僧人與俗人,已經經年累月舉起被禁止的雪山獅子旗,舉著反中國統治的標語,公開高喊讓贊。2003年10月2日,尼瑪扎巴,一位來自尼措寺、二十歲的僧人,因為在獄中慘受折磨而死亡。他因「分裂活動」而被判處九年徒刑--因為他貼出了呼籲圖博獨立的海報。在2006年9月3日,忙碌的拉薩帕廓街上,一位23歲的僧人獨自一人短暫地示威,要求圖博獨立。幾分鐘之內,他就被警察拖走。在這些例子,以及數百件其他的小例子裏,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號召與呼聲,沒有例外的,總是「讓贊」。
為什麼讓贊是非常重要的
某些領土曾經是其他國家或帝國的一部份,不但想辦法存活下來,而且在某些案例中,甚至還外國的統治中得益--最明顯的例子當然是英國治下的香港。但即使是中國的熱烈支持者,也不得不同意,中國在圖博的統治,並非明顯成功,跟英國治下的香港比,也並未更人道或更自由。
然而,即使是相對良善的外來統治,在表面上,對於土著民族的文化與士氣,都可能是有損的。澳大利亞與加拿大都是已開發國家,經濟發達,還有各種不同的民主機構來保障他們人民的權益,包括(至少是近年)原住民族在內。但這些國家內的許多原住民都士氣不振,忍受著貧窮與疾病,容易受到酒精誘惑與絕望感的襲擊;這種情形似乎也在圖博內部開始發生了。
在外來政權統治下,似乎唯一生存之道,就是經常地反對壓迫的政府,並懷抱著最終會獲得自由的希望。即使是征服你的統治者,只有在你反抗他時,才會尊敬你。數百萬死於白人不公義與暴力之下的美國原住民,只有勇猛好戰的酋長,如傑洛尼莫(Geronimo)、瘋馬(Crazy Horse)、與坐牛(Sitting Bull)等人,至今天仍然被美國人民記憶並且尊敬。那些平靜地接受白人統治、還到華府去向「偉大的白人之父」乞和的原住民領袖,都已經被忘記。
喬治‧歐威爾,在他的新聞專欄裏,提到古老的文明,如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希臘與羅馬,幾乎完全依靠奴隸制度來運轉,就如同現代社會依靠電力與石化燃料一樣,我們卻想不起任何一位奴隸的名字,除了史巴達克斯(Spartacus)以外。而我們記得他,「‧‧‧因為他就是不遵從『不要抵抗邪惡』的命令,而是起來暴力反抗。」
希望在中國境內享有任何形式的自治,都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如此一來就必須假設,中國的政治系統是有彈性的,可以容忍接納不同的政治與社會系統。我們可以想像自治區存在於一個像印度這樣的國家,因為它真正由多元文化與多元種族所構成的,而它的民主機制如憲法、自由的媒體、自由的選舉與獨立的司法,都能防止政府或一個多數的團體壓抑其他團體應享的權利。但這是中國領導班子根本沒辦法做到的事。
中國領導人,就好像他們所統治的人民一樣,都是長期在壓迫文化與不良政治之下的受害者--就是澳大利亞傑出的漢學家,詹納爾(W.J.F. Jenner)所稱之為「歷史之暴政」的東西--它癱瘓了中國社會與政治面本來可以進行的基本轉變。詹納爾說道:「‧‧‧可怕的可能性是中國被關在牢籠裏,沒有地方可以逃,這個牢籠數千年來與時俱進,一座歷史的牢籠--一座歷史的牢籠,是文學的比喻,也是過去累積的結果。」
讓香港實行的「一國兩制」是個例外,北京同意這樣做,因為此交易有利於他們的政權。如果中國沒有作出這樣的讓步,也許當時就會損及國際對香港經濟的信心,並且在中國內部造成重大的金融問題。在共產黨接管後的幾年之內,新聞記者、廣播節目主持人、政治諷刺家、律師、以及香港社會中其他民主的聲音,在漸漸「讓人感到窒息」的政治氣氛中,受到系統性地暴力騷擾、死亡恫嚇。許多人都已經離開香港。本來應該保障香港的自由的《基本法》,中國已經有效地加以削弱,香港政府的議會與行政機關,都受到北京的控制。
不像香港的公民,博彌熱切地感覺、也知道,他們在文化上、種族上、語言上、甚至在性情方面,都與漢人不同。圖博境內博彌經濟狀況的改善,即使真的實現(事實上並沒有)也不會改變他們對此點的看法。我們必須記得拉薩的示威活動就發生在圖博的經濟狀況,比較起前一個時期,明顯獲得改善的時期。在此方面,博彌的態度可以用八零年代在圖博內部流傳的一份異議文件來表達:
「如果(在中國統治下)圖博建設起來了,博彌的生計受到改善,而他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甚至讓三十三重天外的神祗都感到尷尬;如果我們真的被給予了這些東西,到了那時候,我們博彌也不想要這種東西。我們絕對不想要這種東西。」
為什麼在現在放棄?
圖博境內的情況,無法否認地,相當糟糕,特別是我們考慮到漢人移民到圖博的人口,又因新鐵路的建成而加速。但支持達賴喇嘛中間道路的支持者,他們的一貫主張是,要防止漢人移民,我們就必須放棄自由鬥爭,並且生活在中國的統治之下,這是很明顯錯誤的論點。中國的領導階層或官僚機構裏,可曾有人暗示,只要博彌放棄他們的獨立訴求,就願意重新考慮移民政策?如果我們放棄自由鬥爭,而圖博內部的情況變得和平穩定,那麼漢人移民一定會繼續增加--比起過去五年所發生的更多。而且我們不必太瞭解國際法,就會知道,如果達賴喇嘛與圖博流亡政府接受了中國對圖博的主權,那麼中國將人口西移至圖博的政策,在世界的眼中,將會完全合法。
唯一阻止漢人移民的方法,就是加強自由奮鬥,並且讓圖博的情勢不穩到一個程度,使外來投資者、漢人企業家以及民工,都覺得圖博的狀況不能忍受,更不用說可以從中圖利。即使圖博的獨立不能立即實現,我們必須在世界的眼中建立一個圖博高原是一個不安不穩的地區,而圖博獨立的問題還沒有結束的印象。
然而不管漢人移民的問題多嚴重,我們必須記得的是,這不是一個完全不可逆的狀況。史達林強迫了大批俄羅斯人移民到非俄國家,如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在1939年,這三個地區的總人口大約六百萬人,相當於圖博的人口。史達林又處決了數萬當地的人民,還將數十萬人流放到西伯利亞去。當時世界各國都認為,這三國已經完蛋了。在五零、六零與七零年代,這三國似乎已經從人類的記憶中消失,雖然這三國仍然在倫敦與紐約設有辦事處。即使是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 Czeslaw Milosz),本人出生成長於立陶宛,在他的書《被禁錮的心靈》最後一章裏,也留下了一種徘徊不去又哀傷逾恆的印象,這三個古老的波羅地海國家,如同西班牙征服者消滅阿茲特克文明一樣,已經寫下了歷史的終章。
但在蘇聯解體後,這三個小國家獨立了。雖然國內還是有相當多俄羅斯人,他們並未如原先所假設的,對這些國家的生存與完整造成威脅。我們必須銘記在心的是,這三個小國家,一度咸信已經完全被蘇聯的極權暴政與俄羅斯移民所消滅了,現在卻是三個自由的國家--飛揚著他們古老的旗幟,說著自己的語言,並且自由地生活。
圖博從來沒有像波羅的海三小國一樣完全消失,即使是在中國治下最糟糕的階段。而現在,即使是各國政府與企業積極想跟中國做生意的同時,圖博仍然以各種方式,吸引著全世界人民的注意。當然,有時候他們的注意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然而,全世界對於圖博的狀況是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而且常常對其慘況感到憂心。如果過去曾經有一段是我們勉強可以放棄的時期,那就是六零與七零年代,當時似乎全球的共產主義方興未艾,而中國對於圖博的控制似乎永遠會繼續;而自由世界裏大部份的知識份子與名人都崇拜著共產中國與毛澤東思想。
現在,圖博仍然廣受世界的注意與同情,雖然目前不如九零年代一樣頂盛,卻還是相當可觀的。然而各國人民對圖博的同情,並沒有轉換成政治上對圖博的支持,這是不幸的事實。我們博彌,特別是宗教領袖,必須接受我們沒辦法將我們的政治目標清楚而一致地呈現於世界眼前的錯誤。事實上,我們的政治目標的不明確,已經在我們自己的同胞與支持者之間,造成了混亂困惑的感覺,並且讓各種努力阻滯難進。
讓贊的國際面向
自從九零年代以來,圖博的領袖與一些西方支持者,努力將「全球關懷」如環保、世界和平與信仰,與圖博議題混在一起。結果造成某些博彌與友人有點妄尊自大的觀念,認為圖博的獨立奮鬥不夠成熟、又太過狹隘褊小。當然,這種看法不但是錯誤的,也顯示了人們傾向於將自己的需求與某種議題混淆在一起,好顯示自己政治正確、提高社會的接受度、增進個人前途,甚至是獲得物質的利益。
爭取自由的真正奮鬥,是在小地方發生的,而且往往是孤注一擲的,人們放棄的,不只是社會的尊敬與穩定的工作,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自由奮鬥的本質就是唐突激昂的,然而不管如何動蕩不安,不管如何造成經濟衰落與人的痛苦,聖雄甘地、馬丁‧路德‧金恩、納爾遜‧曼德拉、昂山素姬桀驁不馴的奮鬥,鼓勵了全世界熱愛自由的人民;比起外交官員、職業運動人士、甚至聯合國秘書長充滿好意的努力,來維持所謂的「世界和平」,更能感動人心,雖然他們的目標往往只是維繫國際的現狀而已。
每一次自由戰勝暴政,都對於其他還在受苦的人是一大鼓勵。我很確定博巴還記得,當孟加拉贏得獨立時,我們多麼高興,而當我們得知某些博彌的軍官對於其勝利有重大貢獻時,是多麼鼓舞驕傲。在印度贏得獨立後,一連串的非洲與亞洲國家也脫離歐洲的殖民統治。在九零年代,柏林圍牆倒下來時,另一些國家也獲得了自由,這一次則是掙脫了蘇聯的枷鎖。圖博的獨立將會引發,或至少前導一個新的自由時代,不只是鄰近的東土耳其斯坦,內蒙古,甚至中國人民本身。
我們必須謹記在心的是,在世界上目前最暴戾最會殺人的政權裏,如北朝鮮的金正日、緬甸的軍政府、羅伯‧穆加比的辛巴威、伊斯蘭‧卡里莫夫(Islam Karimov)所統治的烏茲別克、在達富爾地區犯下種族滅絕罪的蘇丹政府,這些都是靠著中國的經濟、外交、軍事支援而幸存,甚至欣欣向榮。
民主與讓贊
只有一個真正民主的圖博社會,有創意而新穎的思考、新的領導人--在自由奮鬥中非常需要--才會出現,並且受到尊敬、達到政令風行草偃之效。更進一步,只有民主制度才能提供政府運作的透明度,並且讓我們的政府負起責任;也只有如此,圖博人民真正對讓贊的感覺,才會真正地表達出來。
對圖博受到壓迫的人民來說,民主代表的,不但是脫離中國暴政的最後自由,也是他們能夠自己選擇出公正與平等的政府的最佳希望。因此,一個真正的民主圖博,將會是對中國文宣的反駁,他們宣稱圖博的獨立就意謂著再度回到政教合一的封建設會。因此民主對於我們的主張來說,是一大利器,而其在我們流亡社會裏真正而有效的施行,對我們自由奮鬥的信實度乃是絕對必要的。雖然我們已經在流亡社區裏開始了民主的措施,然而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除非一個真正以黨派為基礎的選舉制度取代目前的,跟尼泊爾的舊制、裝點門面用的潘查耶特(譯註)「民主」制度好不了多少的制度,流亡政府與國會將永遠無法真正反映民意,也沒辦法採行政策來促成人民真正想要的獨立國家。
然而,單單只有選舉系統,也不能保證一個民主與多元化的社會。博彌必須效法我們祖先那種熱誠接納佛教的決心,以同等的熱情用來擁抱民主式的思考與文化。藏傳佛教持久不變的活力,應該大大歸功於偉大的羅札瓦(大譯師),他們從七到十三世紀就孜孜不倦地地收集、研究、翻譯印度的典籍。這個偉大的成就就是所有的藏傳佛教制度、教義、功德的知識基礎,一直到今天為止。為了指導我們國家的政治未來,博彌應該研讀並且討論,創造出西方民主與公民社會的思想與哲學,學習法國與英國啟蒙運動、美國的開國元勛、以及我們時代裏的自由思想家與民主人士的作品。
只有靠著這樣知識的學習、政治上的努力、道德的熱情,我們才有辦法重建獨立的圖博,而依據法治、個人的自由,建立起一個真正民主系統的政府。
即使是獨立的希望都是至為重要的
當然,沒有人可以保證,獨立將會很快就發生,甚至也沒有人知道是否在我們有生之年會發生--雖然我認為它會。然而不消說的是,維持讓贊的目標對此一最終的標的,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記得,就是獨立的希望,讓我們流亡社會在困難的早期仍然保持強大團結。我們社會現在面臨許多問題,宗教與政治的爭吵、教育水準的降低、我們宗教被可悲又可恥地商業化、行政系統中的犬儒心態、普通百姓之中失去了自尊與道德感,都與過去二十年,圖博的領導人物漸漸放棄自由奮鬥有關。
獨立的希望對於圖博境內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流亡的境外讓自由奮鬥繼續存活,給境內博彌希望,雖然他們正在忍受極大的痛苦,也給了他們一些保證,他們的文化與他們的世界,沒有完全消失。為了讓博彌保有他們的身份、文化與宗教,希冀一個自由的圖博的憧憬必須保持下去。如果我們就是要讓自己成為中國的一部份,那麼我們一定會失去的,不只是國家的認同,還有我們文化的特殊之處。北京也許會恩准我們繼續當佛教徒,但只能當乖順不提問題的那一種。而我們必須記得中國內部還有許多其他的佛教派系與宗派。假如圖博兩千年燦爛的文明與文化,到頭來只變成人民共和國內部,一個位於高山地區隱蔽而不重要的佛教教派,將是最大的諷刺與悲劇。
唯一讓單一個人保持博彌身份的方法--在圖博境內、在印度流亡、甚至在異鄉的孤單之中、或者中國的監牢裏--只有緊緊抓住圖博獨立的希望,並且不斷地向別人、向世界表達對共產中國的不撓反抗,並展示其政權本質的不人道與邪惡。
中國最偉大的現代作家魯迅(1881-1936),我覺得,也許也不會忠告博彌投降算了、默默死在他們現在的慘境之中。他是一位和善的悲觀主義者,但他對於希望這件事有以下的忠告:
「希望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譯按〕撒隆達,隆達中文譯為風馬,在紙上寫上祝願,在豎立經幡之後撒向空中,希望神明幫助實現。唯色博客此貼文中有照片。
(譯註)潘查耶特Panchayat是一種南亞的政治系統。就字義上來講,是村子裏選出五位年高德劭的長老(panch)的集會(yat)。傳統上,集會是要解決個人與村子之間所發生的紛爭。尼泊爾的情形是,數世紀來,政府的大權由彼此有親戚關係的貴族家庭掌握。雖然國王下詔禁止成立政黨,然而政黨卻實際存在,只是暗中運作,許多政黨領袖為了避免受到囚禁,只能潛逃到印度。而在潘查耶特系統下,尼泊爾內部有六個政府支持的階級與職業組織--分別是農民、工人、學生、婦女、退伍軍人、大學畢業生。這些組織就是用來取代被禁的政黨,並且提供一個階級或團體可以爭取利益的管道--而不是國家的利益。這些組織與團體常受到警告,不得從事政治活動,然而這是許多尼泊爾人唯一的政治管道。
Posted by rosaceae at 04:24
│嘉央諾布啦
留言
转了,图吉且!
Posted by Woeser at 2008年11月25日 13:19
你好,我是一个在比利时的藏人。我一直想与您交流一下,可是,迟迟未能如愿。我看了您博客上的有些文章,特别是嘉央诺布写的一些文章的翻译。想和您交流一下可不可以?
Posted by 西藏2008 at 2009年04月13日 14:55
北京也許會恩准我們繼續當佛教徒,但只能當乖順不提問題的那一種。而我們必須記得中國內部還有許多其他的佛教派系與宗派。假如圖博兩千年燦爛的文明與文化,到頭來只變成人民共和國內部,一個位於高山地區隱蔽而不重要的佛教教派,將是最大的諷刺與悲劇。
=======================================
不好好想想怎么把藏传佛教弘扬到中国汉地
反而揣摩着关起门来妄自尊大
太没有佛法普渡众生的普世精神了。
=======================================
不好好想想怎么把藏传佛教弘扬到中国汉地
反而揣摩着关起门来妄自尊大
太没有佛法普渡众生的普世精神了。
Posted by Karavika at 2009年04月14日 05:45
西藏2008,
交流,是批評的意思嗎?
因為目前有中國的「鬼網」驚嚇,我不太敢貿然寫信給不熟的人。能否先說明您找我的性質?是您有文章想發表?您對中文翻譯有意見?還是您只是想認識在台灣對西藏友善,支持藏人的人?
感謝回答,並請海涵。
交流,是批評的意思嗎?
因為目前有中國的「鬼網」驚嚇,我不太敢貿然寫信給不熟的人。能否先說明您找我的性質?是您有文章想發表?您對中文翻譯有意見?還是您只是想認識在台灣對西藏友善,支持藏人的人?
感謝回答,並請海涵。
Posted by rosaceae
at 2009年04月22日 0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