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5月27日
達賴喇嘛:超人、惡魔、凡人
渥太華的《公民報》訪問皮可‧艾爾,請他談他的新書《開放的道路: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全球旅程》。認識尊者達賴喇嘛三十年的艾爾先生,對於他的瞭解超出了媒體記者的簡短筆記,幫我們更清楚地看見這位為了西藏前途掙扎、在濁世中最清醒、立基於深層佛教哲學的當代重要人物。
The Ottawa Citizen Saturday, May 17, 2008
The Dalai Lama: Superman, devil, human
by Andrew Potter
超過二十年,皮可艾爾都是一位最前衛紀錄全球化的寫作者,他追踪的不只是其帶來的自由與好處,也品味疆界解體所造來的斷裂與迷失。在他的新書,《開放的道路: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全球旅程》中,艾爾先生提供了一個親密的畫像,描寫一位比其他人更加發現自己夾處於一個過往孤立的歷史、與當代電子全球村的大都會主義之中的人物。艾爾接受《渥太華公民報》記者安竹‧波特的電話訪問。
問:有關於這本書其中一個最有趣的吸引人所在是,你認識達賴喇嘛已經三十年了。結果是,這是一本非比尋常、非常個人化的觀察,對於他所代表的意義,以及他是誰的描寫。他真的是一位大家似乎都認為非常有魅力的人物嗎?
答:他真的是。但你大概已經知道的,我覺得他的魅力與溫暖有時候造成大家分心,沒辦法注意到他想傳達的訊息--不是因為他所做的事情,而是因為我們都被他的個性所吸引了。所以我想做的一件主要的事,就是把這本書的焦點從他的個性轉移開來,而放在他的理念上,而後者常常因為他的魅力反而讓大家無法看見。
我認為在某些時候,藉由讓他自由發揮,我們反而傷害了他。我現在坐在加利福尼亞州,而許多加州人認為他是個可以成就每件事的超人,我認為這樣一來,就扭曲了他的哲學,而我猜,我試圖成就的,就是在書裏面帶進一種批評的眼光。
忍不住插嘴的懸鉤子:這一點在達賴喇嘛這次來英國特別明顯。英國記者採訪他在人權聽證會上的證詞,卻因為一開始他很可親地跟記者議員們分享他手提袋裏的內容,而完全分了心。反而在應該嚴肅採訪的會議一開始時,感覺得若有所失。可以參考泰晤士報記者Ann Treneman所寫的這篇國會素描。
問:你指出了他涉入的是一種明顯的矛盾--他是一個與名人交際的普通和尚,又是一位五十年無法回家的一國元首,還是一位到處告訴大家:「別信我的宗教,別變成一個佛教徒」的宗教領袖,等等。
我的問題就是:他想做的事情背後有一致性嗎?他有某種大計畫?或者他是一位外表平靜,但在背後,他只是個抛著許多球,而最終這些球都會跌落下來的人?
答:這就是這本書的中心問題。我會說他擁有偉大的願景,而不是偉大的計畫。而那個願景的確來自於他深深研究的這種特別哲學。我認為他是一個比我所曾遇過的任何政治人物都更清醒、更實際的人,而我想他所表現出來就是,他對於情境有非常清楚的意識,還有在那種情境下什麼最有效,有非常立即的領悟。你可以體會到,我認為他是一個很實際的人,他一進入任何房間裏,想到的是『我們現在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在這個小時內可以分享什麼、教導什麼?』
所以,他以僧侶的身份向他的僧眾們談話,而以哲學家的身份與其他哲學家見面,而當他到渥太華或者美國時,則以一個平凡人類的身份來與這裏的人交談,而我想在那一層意義上,他在佛教社區與藏人社區內是有特別任務的;那就是他旅行世界的時候所做的事--也是我常常認為我們無法感知到的事情--而他在各國週遊時,他所想要做的主要是為那些無法為自己發聲的藏人說話;第二,則是提供他可以闡釋的、他稱之為「全球道德」、或「世俗道德」的東西。
就在我快要寫完這本書的時候,我剛好挖出一張我父親四十八年前寫的紙片,那時候他剛與他見面沒多久,而真正讓我吃驚的是,當時才二十四歲、剛剛流亡到印度的達賴喇嘛所說的話,幾乎就是他假如明天人在渥太華會說的一模一樣。
問:雖然他懷有改進全球道德的願景,而他也真正想幫助他旅行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所遇到的人,他卻是一位流亡的政治領袖。而你幾次引用了中國一直用來反對他的說法--他是「披著袈裟的豺狼」--我猜我所好奇的是,他利用這個說法到什麼程度?你在書裏面曾經說當他與波諾(Bono)見面時,也想與普通人物見面。但事實是,他的確與波諾見面了。而他這麼做是有原因的。
答:我會說他絕對不會利用西方對於西藏的著迷,部份的原因在於他對於舊西藏過去的樣子有最嚴格的批評,而當某個人來到他身邊,說:『噢,太可悲了,你被踢出那個熱愛和平、每個人都是和尚的美麗國家,』他會說:『嗯,實際上,舊西藏有許多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現在至少可以開始著手改進的地方。』
我想他,就像我曾經遇過的每位藏人,不論他們站在什麼樣的政治立場上,他們對於香格里拉的迷思都非常沒有耐性,因為那個迷思真正傷害了西藏,無法讓世界認真看待西藏問題。
但我會同意,他以一種實際,或者你可以稱之為「狡滑」的方式,他的確看到藏人在中國裏面以1:200的比例被比了下去。而唯一他可以處理那個不平衡的辦法,就是喚起世界的支持。而我想,他明確地意識到,如果世界各國都為了西藏一起合作,那麼西藏也許有機會在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環境下生存下去。
而他亦體會到,讓我們說「野獸男孩」(the Beastie Boys)的主唱,如果有人想要努力宣傳西藏的主張,為西藏辦起演唱會、招來支持者--那麼這也不是一件壞事。而也許這樣的一位人物也許會比平常人,能為西藏做更多事。
問:我所想到的是,他所修行的宗教有非常萬物有靈的成份在內,而這種宗教是非常古老、非常中世紀的,有各種神明、偶像等等。同時,中國人想清楚向西方推廣的觀念是,這是一種野蠻的邪教,這種達賴喇嘛所領導的藏傳佛教,就是邪教。
答:許多人都把中國與西藏的關係比擬為歐洲殖民者與北美洲原住民的關係,後者的宗教信仰,似乎亦是泛靈論、野蠻、與原始的。
而那就是中國所有關於西藏聲明的一個特徵。我回想起,我第一次去西藏的時候,就在布達拉宮底下,有一個中國當局所設立的博物館,就是展示藏人的所有野蠻習俗的。
很有趣,因為我過去幾年在作研究的時候,我發現達賴喇嘛自己在1959年流亡出逃西藏的時候,對他的弟弟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現在我們自由了。」這是一句非常值得注意的話,因為你才剛剛失去了故里,失去了你本應統治的國家。
而我想他這樣說的一個理由就是,他覺得西藏有太多封建制度,對西藏本身並不好,而確實西藏曾經有野蠻的習俗,而這些習俗一直持續到1930年代,所以中國人也許講得很誇張,但他們並不是完全捏造。
他的宗教裏,有這麼多對我們來說難以想像的地方,然而對他來說,在他的腦袋中,對於儀式與哲學的分野,他是分辨得很清楚的。而那些儀式都非常古老、色彩鮮明,牽涉到的,都是對我們來說幾近魔術與迷信,還有所有作為一個哲學家他不會推薦的東西。
問:你在書裏面提到,達蘭薩拉是「一個你所曾見過最壓縮、又快樂又悲哀的地球村形象」。你可以再詳細說明這一點嗎?你所描繪的這個小素描,在許多地方,讀起來好像電影《海灘》的摹仿之作:一位來自西班牙的禪宗信仰者,坐在一位梳著雷鬼辮子頭的美國女孩旁邊,而她在哭因為一個印度男孩愛上了她等等‧‧‧這讓我想到地球村最不愉快的面向似乎都在前往達蘭薩拉的路上。
答:是的。那確實就是我所想傳達的,各種面向與各種動機,從最高尚、高貴、無私,到最卑俗、低下、混亂的,都聚集在這個非常小的地方。
它就確實是個地球村,因為它就是一個村子--其中只有兩條主要的道路,而從每一洲來的人們、懷著各種不同的目的,聚集到這裏來,不管是電影明星、上千位背著背包的年輕人、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或者只是一個從多倫多來的廣告人,放棄了自己的工作,想來這裏幫助藏人--這些饑渴與路線都集中在這個小小、只有兩條路的地方。而你瞭解到,要讓它井然有序、或者刻畫出一個全球不同欲望的清楚圖像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許多人來到這裏,他們說他們對佛教感到興趣,然而我懷疑他們只是對於從另外一個文化來的俊男美女感到有興趣。許多俊男美女來自異文化,像藏人,說他們對於佛教多虔誠、對達賴喇嘛多尊敬,但我懷疑他們真正想要的,只是與溫哥華來的美麗女孩見面,好得到簽證來到北美洲。而這些都在一個非常非常小的地方發生。
而我所想到的,就是在此其間,你擁有的是這位極端確定的人物,他不但非常清醒,而且我想,對於他的首要任務、他想要給世界的東西,有非常清楚的思考。他就是我所遇過最清醒透澈的人,但他週圍的每件事則不能更加混亂了。
問:讓我感到有點哀傷的其中一件事,就是你在書裏一開頭就標記,而在書末又再度回歸的問題,達賴喇嘛一直不斷問自己:『我的努力夠了嗎?我確實幫了藏人的忙了嗎?』
當你提到這個問題,你似乎暗示著一個虛擬的西藏,西藏2.0,它似乎是一種全球的概念,而不是實際的地方。我所好奇的是,也許西藏註定就是要變成這種地方。有沒有可能,藏人可以在一位達賴喇嘛的領導之下回家,或者未來有可能有一個民主的政府,或者,這就是他的遺產,一個虛擬的西藏?
答:我想他如此努力創造出一個虛擬與全球的西藏的一個理由,就是他在西藏內部的進展幾乎沒有,跟中國政府也什麼都談不出來。我在書一開始,第一章就提出那個問題,我想說的是,他對於自己、對西藏問題,比起我們任何其他人都有更嚴格、更探求、更實際的內省。
而北京會叫他惡魔,這樣不好,那樣不對,而這裏(西方)的許多人會稱他為超人,但他總是把自己呈現為一個平凡的個人,掙扎於一個非常困難的情形中,盡力最到最好,而且比起大部份人所預期的做得更好,但他仍然是個人,仍然是會死亡,仍然沒有辦法保證百分之一百的成功。
所以我想到目前為止,他對於事實是沒有幻想的,而他的政策在西藏無法產生任何果實,雖然他覺得那並不代表政策錯誤,但他也理解到要造成任何影響,可能會在非常遙遠的未來。而他也知道這一點,但其他比較不安的藏人說:『我們的國家正在被消滅,我們如何繼續容忍原諒?』我想他瞭解那一點的真實性,而他感覺他們的痛苦,他也清楚那樣的衝動是哪裏來的,即使他說:『嗯,將來會有解決方案的,雖然可能要等一百年。』
如果要我總結我在這本書裏企圖想做到的事,就是拯救他的人性,因為他是一個如此在困難中掙扎、不確定是否會有好結果的一個人,對我而言更加難能可貴。假如他是一個魔術師,可以一揮魔杖就讓世界更好,反而不會讓我如此印象深刻。
延伸閱讀:
另外一篇我翻譯、評論艾爾的新書、哥倫比亞大學羅比‧巴聶特的文章是〈西藏反抗運動簡史與達賴喇嘛評析〉
有關於皮可‧艾爾這位作者,可以參考聯合報讀書人週報的介紹 開闊之路通向西藏活佛
The Dalai Lama: Superman, devil, human
by Andrew Potter
超過二十年,皮可艾爾都是一位最前衛紀錄全球化的寫作者,他追踪的不只是其帶來的自由與好處,也品味疆界解體所造來的斷裂與迷失。在他的新書,《開放的道路: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全球旅程》中,艾爾先生提供了一個親密的畫像,描寫一位比其他人更加發現自己夾處於一個過往孤立的歷史、與當代電子全球村的大都會主義之中的人物。艾爾接受《渥太華公民報》記者安竹‧波特的電話訪問。
問:有關於這本書其中一個最有趣的吸引人所在是,你認識達賴喇嘛已經三十年了。結果是,這是一本非比尋常、非常個人化的觀察,對於他所代表的意義,以及他是誰的描寫。他真的是一位大家似乎都認為非常有魅力的人物嗎?
答:他真的是。但你大概已經知道的,我覺得他的魅力與溫暖有時候造成大家分心,沒辦法注意到他想傳達的訊息--不是因為他所做的事情,而是因為我們都被他的個性所吸引了。所以我想做的一件主要的事,就是把這本書的焦點從他的個性轉移開來,而放在他的理念上,而後者常常因為他的魅力反而讓大家無法看見。
我認為在某些時候,藉由讓他自由發揮,我們反而傷害了他。我現在坐在加利福尼亞州,而許多加州人認為他是個可以成就每件事的超人,我認為這樣一來,就扭曲了他的哲學,而我猜,我試圖成就的,就是在書裏面帶進一種批評的眼光。
忍不住插嘴的懸鉤子:這一點在達賴喇嘛這次來英國特別明顯。英國記者採訪他在人權聽證會上的證詞,卻因為一開始他很可親地跟記者議員們分享他手提袋裏的內容,而完全分了心。反而在應該嚴肅採訪的會議一開始時,感覺得若有所失。可以參考泰晤士報記者Ann Treneman所寫的這篇國會素描。
問:你指出了他涉入的是一種明顯的矛盾--他是一個與名人交際的普通和尚,又是一位五十年無法回家的一國元首,還是一位到處告訴大家:「別信我的宗教,別變成一個佛教徒」的宗教領袖,等等。
我的問題就是:他想做的事情背後有一致性嗎?他有某種大計畫?或者他是一位外表平靜,但在背後,他只是個抛著許多球,而最終這些球都會跌落下來的人?
答:這就是這本書的中心問題。我會說他擁有偉大的願景,而不是偉大的計畫。而那個願景的確來自於他深深研究的這種特別哲學。我認為他是一個比我所曾遇過的任何政治人物都更清醒、更實際的人,而我想他所表現出來就是,他對於情境有非常清楚的意識,還有在那種情境下什麼最有效,有非常立即的領悟。你可以體會到,我認為他是一個很實際的人,他一進入任何房間裏,想到的是『我們現在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在這個小時內可以分享什麼、教導什麼?』
所以,他以僧侶的身份向他的僧眾們談話,而以哲學家的身份與其他哲學家見面,而當他到渥太華或者美國時,則以一個平凡人類的身份來與這裏的人交談,而我想在那一層意義上,他在佛教社區與藏人社區內是有特別任務的;那就是他旅行世界的時候所做的事--也是我常常認為我們無法感知到的事情--而他在各國週遊時,他所想要做的主要是為那些無法為自己發聲的藏人說話;第二,則是提供他可以闡釋的、他稱之為「全球道德」、或「世俗道德」的東西。
就在我快要寫完這本書的時候,我剛好挖出一張我父親四十八年前寫的紙片,那時候他剛與他見面沒多久,而真正讓我吃驚的是,當時才二十四歲、剛剛流亡到印度的達賴喇嘛所說的話,幾乎就是他假如明天人在渥太華會說的一模一樣。
問:雖然他懷有改進全球道德的願景,而他也真正想幫助他旅行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所遇到的人,他卻是一位流亡的政治領袖。而你幾次引用了中國一直用來反對他的說法--他是「披著袈裟的豺狼」--我猜我所好奇的是,他利用這個說法到什麼程度?你在書裏面曾經說當他與波諾(Bono)見面時,也想與普通人物見面。但事實是,他的確與波諾見面了。而他這麼做是有原因的。
答:我會說他絕對不會利用西方對於西藏的著迷,部份的原因在於他對於舊西藏過去的樣子有最嚴格的批評,而當某個人來到他身邊,說:『噢,太可悲了,你被踢出那個熱愛和平、每個人都是和尚的美麗國家,』他會說:『嗯,實際上,舊西藏有許多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現在至少可以開始著手改進的地方。』
我想他,就像我曾經遇過的每位藏人,不論他們站在什麼樣的政治立場上,他們對於香格里拉的迷思都非常沒有耐性,因為那個迷思真正傷害了西藏,無法讓世界認真看待西藏問題。
但我會同意,他以一種實際,或者你可以稱之為「狡滑」的方式,他的確看到藏人在中國裏面以1:200的比例被比了下去。而唯一他可以處理那個不平衡的辦法,就是喚起世界的支持。而我想,他明確地意識到,如果世界各國都為了西藏一起合作,那麼西藏也許有機會在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環境下生存下去。
而他亦體會到,讓我們說「野獸男孩」(the Beastie Boys)的主唱,如果有人想要努力宣傳西藏的主張,為西藏辦起演唱會、招來支持者--那麼這也不是一件壞事。而也許這樣的一位人物也許會比平常人,能為西藏做更多事。
問:我所想到的是,他所修行的宗教有非常萬物有靈的成份在內,而這種宗教是非常古老、非常中世紀的,有各種神明、偶像等等。同時,中國人想清楚向西方推廣的觀念是,這是一種野蠻的邪教,這種達賴喇嘛所領導的藏傳佛教,就是邪教。
答:許多人都把中國與西藏的關係比擬為歐洲殖民者與北美洲原住民的關係,後者的宗教信仰,似乎亦是泛靈論、野蠻、與原始的。
而那就是中國所有關於西藏聲明的一個特徵。我回想起,我第一次去西藏的時候,就在布達拉宮底下,有一個中國當局所設立的博物館,就是展示藏人的所有野蠻習俗的。
很有趣,因為我過去幾年在作研究的時候,我發現達賴喇嘛自己在1959年流亡出逃西藏的時候,對他的弟弟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現在我們自由了。」這是一句非常值得注意的話,因為你才剛剛失去了故里,失去了你本應統治的國家。
而我想他這樣說的一個理由就是,他覺得西藏有太多封建制度,對西藏本身並不好,而確實西藏曾經有野蠻的習俗,而這些習俗一直持續到1930年代,所以中國人也許講得很誇張,但他們並不是完全捏造。
他的宗教裏,有這麼多對我們來說難以想像的地方,然而對他來說,在他的腦袋中,對於儀式與哲學的分野,他是分辨得很清楚的。而那些儀式都非常古老、色彩鮮明,牽涉到的,都是對我們來說幾近魔術與迷信,還有所有作為一個哲學家他不會推薦的東西。
問:你在書裏面提到,達蘭薩拉是「一個你所曾見過最壓縮、又快樂又悲哀的地球村形象」。你可以再詳細說明這一點嗎?你所描繪的這個小素描,在許多地方,讀起來好像電影《海灘》的摹仿之作:一位來自西班牙的禪宗信仰者,坐在一位梳著雷鬼辮子頭的美國女孩旁邊,而她在哭因為一個印度男孩愛上了她等等‧‧‧這讓我想到地球村最不愉快的面向似乎都在前往達蘭薩拉的路上。
答:是的。那確實就是我所想傳達的,各種面向與各種動機,從最高尚、高貴、無私,到最卑俗、低下、混亂的,都聚集在這個非常小的地方。
它就確實是個地球村,因為它就是一個村子--其中只有兩條主要的道路,而從每一洲來的人們、懷著各種不同的目的,聚集到這裏來,不管是電影明星、上千位背著背包的年輕人、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或者只是一個從多倫多來的廣告人,放棄了自己的工作,想來這裏幫助藏人--這些饑渴與路線都集中在這個小小、只有兩條路的地方。而你瞭解到,要讓它井然有序、或者刻畫出一個全球不同欲望的清楚圖像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許多人來到這裏,他們說他們對佛教感到興趣,然而我懷疑他們只是對於從另外一個文化來的俊男美女感到有興趣。許多俊男美女來自異文化,像藏人,說他們對於佛教多虔誠、對達賴喇嘛多尊敬,但我懷疑他們真正想要的,只是與溫哥華來的美麗女孩見面,好得到簽證來到北美洲。而這些都在一個非常非常小的地方發生。
而我所想到的,就是在此其間,你擁有的是這位極端確定的人物,他不但非常清醒,而且我想,對於他的首要任務、他想要給世界的東西,有非常清楚的思考。他就是我所遇過最清醒透澈的人,但他週圍的每件事則不能更加混亂了。
問:讓我感到有點哀傷的其中一件事,就是你在書裏一開頭就標記,而在書末又再度回歸的問題,達賴喇嘛一直不斷問自己:『我的努力夠了嗎?我確實幫了藏人的忙了嗎?』
當你提到這個問題,你似乎暗示著一個虛擬的西藏,西藏2.0,它似乎是一種全球的概念,而不是實際的地方。我所好奇的是,也許西藏註定就是要變成這種地方。有沒有可能,藏人可以在一位達賴喇嘛的領導之下回家,或者未來有可能有一個民主的政府,或者,這就是他的遺產,一個虛擬的西藏?
答:我想他如此努力創造出一個虛擬與全球的西藏的一個理由,就是他在西藏內部的進展幾乎沒有,跟中國政府也什麼都談不出來。我在書一開始,第一章就提出那個問題,我想說的是,他對於自己、對西藏問題,比起我們任何其他人都有更嚴格、更探求、更實際的內省。
而北京會叫他惡魔,這樣不好,那樣不對,而這裏(西方)的許多人會稱他為超人,但他總是把自己呈現為一個平凡的個人,掙扎於一個非常困難的情形中,盡力最到最好,而且比起大部份人所預期的做得更好,但他仍然是個人,仍然是會死亡,仍然沒有辦法保證百分之一百的成功。
所以我想到目前為止,他對於事實是沒有幻想的,而他的政策在西藏無法產生任何果實,雖然他覺得那並不代表政策錯誤,但他也理解到要造成任何影響,可能會在非常遙遠的未來。而他也知道這一點,但其他比較不安的藏人說:『我們的國家正在被消滅,我們如何繼續容忍原諒?』我想他瞭解那一點的真實性,而他感覺他們的痛苦,他也清楚那樣的衝動是哪裏來的,即使他說:『嗯,將來會有解決方案的,雖然可能要等一百年。』
如果要我總結我在這本書裏企圖想做到的事,就是拯救他的人性,因為他是一個如此在困難中掙扎、不確定是否會有好結果的一個人,對我而言更加難能可貴。假如他是一個魔術師,可以一揮魔杖就讓世界更好,反而不會讓我如此印象深刻。
延伸閱讀:
另外一篇我翻譯、評論艾爾的新書、哥倫比亞大學羅比‧巴聶特的文章是〈西藏反抗運動簡史與達賴喇嘛評析〉
有關於皮可‧艾爾這位作者,可以參考聯合報讀書人週報的介紹 開闊之路通向西藏活佛
Posted by rosaceae at 02:41
│尊者達賴喇嘛
留言
悬钩子,请删除刚才那个留言。有字写错了,我重发。
这里面的这段话:“……我過去幾年在作研究的時候,我發現達賴喇嘛自己在1959年流亡出逃西藏的時候,對他的弟弟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現在我們自由了。’”
我记得在一部关于达赖喇嘛的纪录片中,达赖喇嘛的弟弟阿里仁波切回忆当年逃出被解放军兵临城下的拉萨,与藏人奉为至尊的兄长——达赖喇嘛劫后重逢,达赖喇嘛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从此就是流亡者了”。是的,用藏语说的“流亡者”,藏语的“占确巴”就是“流亡者”的含义,而没有说藏语的“让旺”(自由)。
流亡就是自由吗?自由就意味着流亡吗?达赖喇嘛的传记是《流亡中的自在》,而自在亦可在不流亡中实现,可是自在在流亡中实现,平添一份悲哀。
Posted by Woeser at 2008年05月30日 03:17
對,我也覺得這個說法似乎過度詮釋了。
我覺得尊者的意思應該是不受中國人的管轄的意思。
Posted by 台灣懸鉤子 at 2008年05月30日 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