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26日

艾略特‧史伯嶺:自治?請三思!



資深的圖伯特觀察家,史伯嶺教授在這篇文章裏,對達蘭薩拉政府提出「一些要求和責備」。

我想,最好的是,這篇文章指出了「歷史」、「法律」都不是客觀的準則,無力阻擋專制政權一遂一己之政治目的。

另外,本文也清晰地指出了中國涉藏政策的新轉變,那就是北京大學的馬戎教授最近對於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新提法,於此一併附在文後。


Autonomy? Think again.
Elliot Sperling 20 July 2009, 12:00am IST

印度時報 2009年7月20日

自治?請三思!

/艾略特‧史伯嶺


如果還需要進一步的證據以說明中國在許多地方比達賴喇嘛與他的流亡政府高明老練,最近發生的事件已經讓此一局勢非常明顯了。去年十一月,藏人向中國提出了一份備忘錄,旨在顯示達賴喇嘛對於西藏自治的立場,完全符合中國既存的法律與民族區域自治法。那份備忘錄被中國官員強力地拒絕,而兩邊的商談過程戛然而止。


六月二十二日,新聞報導說流亡政府的官員舉行了會議,正在起草一份可以澄清他們立場的聲明,而且希望能夠打破目前的僵局。這份新的聲明,意圖顯示藏人希望能在中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基礎上與中國達成協議。不幸的是,流亡政府在處理對中國問題的蒙眛無知,現在已經令人尷尬地充份顯示出來。


達賴喇嘛的主要協商官員,格桑堅贊與嘉日‧洛珠堅贊,已經與其他的官員晤面,以討論一個他們幻想可以讓中國感到興趣的立場出來,而哈佛訓練出來的專家,洛桑森蓋,也一直以他自己對該法律的分析見解,來強化與支持流亡政府的看法。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他們忙了半天,卻不知道中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詮釋,以中文寫成的文章與專書,在中國內部已經汗牛充棟,也對這些著作一字不識。而這一點,達賴喇嘛的官員在對中國政策的主要議題盲人摸象時,似乎從未讓他們感到憂心如焚。


自從2008年春天以來,中國已經回應了外界對它所作的自古以來擁有西藏主權的批評,那就是乾脆廢除它過去一貫的說法,亦即十三世紀蒙古征服者將西藏變成中國一部份的說法,而代之更強烈、無情又不留餘地的立場,亦即西藏「自從人類活動以來」即是中國的一部份。這個例子充份顯示了對中國而言,歷史根本不是一個可以拿來衡量中國主權主張的客觀標準,更有甚者,中國內部已展開了一個新的辯論,說明了民族區域自治法也不被認為是一種固定不變、可以拿來挑戰政府的標準。完全相反,它們只是政府與黨的工具,假如無法達成想要的政治目的,即可棄之如蔽屣。


達賴喇嘛的政府似乎一無所知的是,在四月,常常發表有關少數民族研究與少數民族人口問題的學者,馬戎,提出了一個相當激烈的主張,近似中國當局已經對歷史所採取的辦法:乾脆廢棄整套民族區域自治法。根據馬戎的看法,目前的真正問題,在於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法乃是來自斯大林主義的遺產(過去在蘇聯,少數民族有分離和獨立的權利),中國仿效的結果拖累了中國,採行了一套讓少數民族對於自己屬於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概念感到疏離與隔閡的制度。現在,神秘的機緣下,新疆最近發生了騷動,剛好印證他的看法。


馬戎的看法是,民族區域自治法鼓勵了少數民族將其他人排除於自己居住區域之外,以自己的語言為優先,要求發展自己經濟的權利,還維持與強化了使他們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歷史意識、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而這些都符合斯大林對「民族」所作出的的定義。馬戎認為,問題的癥結點在於,目前的系統讓少數民族無法意識到他們就是中國人。他又提出,只有其他三個國家曾經實施類似的制度,將特殊的行政區域劃給少數民族,那就是蘇聯、南斯拉夫與捷克斯洛伐克。自不待言,這些國家的歷史紀錄並不良好。


對比之下,印度與美國提供了有效的反證。他特別舉出尼赫魯的例子,說他給不同的群體灌輸了他們都屬於「印度國家」的一部份的觀念,並在同時,消彌了他們之間種族與民族的衝突。而美國總統奧巴馬之所以當選,被馬戎呈現為,就是因為他的政治口號以利益全體美國人為號召,沒有任何種族利益的色彩。而這兩個國家都沒有少數民族區域自治的架構。


馬戎四月時在中國內部開啟的辯論,對於中國的西藏政策可以說至為重要。但是達蘭薩拉似乎沒有人注意到。達賴喇嘛在五月時決定要捐款十萬美金給佛羅里達國際大學,以支持該學校的宗教課程,而不是把資金集中起來,購買一套讓他們能夠讀取線上各式中文材料的資料庫。在美國學習佛法的學生,絕非瀕臨絕種的生物,然而這就是達蘭薩拉的首要之務。


達賴喇嘛政府的資訊與國際關係部的秘書,索南‧扎波(Sonam Dagpo)在六月底時告訴一家新聞社的記者,藏人「希望雙方在中國憲法、法律、民族區域自治的框架下解決這個問題。」謹祝好運!


本文作者是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中亞研究系的藏學研究主任。





馬戎:當前中國民族問題的癥結與出路

改革開放已經30年,我們在經濟和意識形態等方面都進行了革新並取得進展。遺憾的是,在非常重要的民族問題一節,卻基本上因循舊路。

如果不理清我國民族問題的癥結,可以預見,不僅會影響到國內社會的穩定,也會對我國的外部崛起帶來極大隱患。

出路在於,正如馬戎先生所言,必須重新審視當時合理現在卻嚴重滯後的「民族」理論,重新建立「中華民族」和56個「族群」的關系。並且,需要警惕近年來個別「民族理論」的權威學者甚至提出應廢棄「中華民族」這一提法。關於這些學者要求進一步強化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甚至要求設立民族區域制度的全國性常設機構等提議,中央必須非常慎重……

此問題並非僅為統戰問題,而關係整體社會和諧,關乎國家安危,值得深度關切。

如果說許多中國人在2008年以前對我國目前存在的「民族問題」還不很了解和不太理會,那麼在拉薩「3•14事件」、奧運火炬境外傳遞遇到的干擾和新疆一系列暴力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人們現在都開始意識到中國確確實實存在著「民族問題」,而且這一問題與「西藏獨立」「新疆獨立」等民族分裂活動密切聯繫在一起,不但使西藏、新疆等地的城鎮成為社會騷亂的常發地,使北京等大城市成為恐怖襲擊的可能目標,而且已經影響到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外交關係。可以說,中國的民族問題發展到了今天,已經成為中央政府和全體國民都必須正視和密切關注的重大問題,關聯到了中華民族最最核心的利益。

那麼,中國民族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裡?我們如何能夠從當前複雜紛亂的民族矛盾現象中梳理出一個頭緒?只有當我們找出了問題的根源,才可能進一步思索解決問題的出路。本文將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談起,結合中國「民族」現象產生的歷史與現今最突出的問題,分析在新世紀中國民族問題的癥結與今後可能的出路。

1.關於「民族」概念的起源與內涵

既然我們思考的是「民族問題」,那麼就應當從「民族」這一關鍵詞的由來和內涵說起。

《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對漢語「民族」一詞的解釋:「在中國古籍裡,經常使用『族』這個字,也常使用民、人、種、部、類,以及民人、民種、民群、種人、部人、族類等字。但是,『民』和『族』組合為一個名詞則是後來的事。1903年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學者梁啟超把瑞—德國的政治理論家、法學家J•K•布倫奇利的民族概念介紹到中國來以後,民族一詞便在中國普遍使用起來,其含義常與種族或國家概念相混淆,這與西歐的民族概念的影響有密切關係。」(1986:302)。現在學者們大多承認,漢文「民族」一詞應當與英文的 “nation” 相對應,具有特定的含義,而且這種具有現代政治含義的使用在中國只是近代才出現的。

2.什麼是現代意義的「民族」?

具有現代政治意義的「民族」(nation)概念產生於歐洲,要想理解什麼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nation),要從西方國家的“nation”這個概念的起源講起。

中世紀後期在歐洲出現了三個運動,影響了歐洲此後的發展。一是文藝復興,二是宗教改革,三是啟蒙運動。發端於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強調了人性,借用「人」的形象來表現「神」,通過各種藝術創造把「人」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興起於德國的宗教改革使民眾擺脫了教會的各種控制和精神束縛,而法國思想家推動的啟蒙運動則宣揚民主、自由、平等這些具有現代政治意義的新觀念,明確反對封建王權,呼籲建立共和政體。這三個運動都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共和政治體制的出現提供了條件,做了必要的思想和輿論準備。

當時隨著資本主義在西歐一些國家的發展,「第三等級」和市民階級希望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體制,為了使資金、原材料、勞動力、產品能夠根據市場需求比較自由地流動,新興工商業者需要擺脫當時的王權專制和封建統治體系對其發展的種種束縛和限制,他們為此強烈希望推翻貴族帝王政權。為了建立一個王權和封建統治的替代物,從自由工商業者中成長起來的第三等級代表人物和思想家們提出了「民族」(nation)的概念,推動社會運動,參照原有國家的疆域範圍,以語言和宗教等等為民眾的認同基礎,努力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即建立在地理和人口範圍方面以「民族」為單元的體現共和精神的新政治實體(國家),這就是18世紀首先興起於西歐的「民族主義」運動(nationalism)[1]。

3.西歐「民族」概念的內涵是什麼?具有哪些要素能夠構成一個「民族」?

歐洲的思想家們和政治領袖們在設想“民族”(nation)定義和它的地理和人口範圍時,考慮到許多因素。英國研究民族主義的著名學者安東尼•史密斯對「民族主義」有系統論述。他認為在西歐的發展進程中出現了一個「市民的『民族』模式」(a civic model of the nation),它包括了四個要素:首先是空間或領土的概念,即一個"nation”(民族)必須具有明確的地理邊界;第二個因素即「民族」是「具有單一的政治意願的法律與制度的共同體」(a community of laws and of institutions with a single political will);第三個因素是共同體成員具有完全平等的「公民權」,在公共事務和法律權利、政治權利與義務、社會經濟權利等方面具有同樣的「公民權」(citizenship);第四個因素是「民族」必須具有共同的文化(價值觀和傳統)和公民的意識形態(civilideology)。因此,(1)歷史形成的領土;(2)法律和政治共同體;(3)成員在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權利;(4)共同的文化和意識形態。這四條就是確定西方模式「民族」(nation)標準的組成部分(Smith,1991:11)

4.構建「民族」的目的:建立民族國家(nation-state)

歐洲一些思想家和他們的追隨者提出「民族」這一概念,並對「民族」的地理範圍和人口邊界進行構想,宣揚「民族」意識和推動社會上的「民族主義」運動。他們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利用這類新政治實體的創建,努力擺脫原有的傳統封建統治制度,打破舊的社會體系,在新的政治原則和政治理念的基礎上建立新型的「民族國家」和新型的社會體系。

兩位學者曾精闢地總結了「民族主義」運動的最終政治目的。「民族主義認為人類自然地分成不同的民族,這些不同的民族是而且必須是政治組織的嚴格單位。……除非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國家,享有獨立存在的地位,否則人類不會獲得任何美好的處境。」「各民族是由上帝所安排的相互分離的自然實體,因此最佳的政治安排的獲得是當每一個民族形成了獨立的國家的時候。」(凱杜裡,2002:7—8,52)「民族主義首先是一條政治原則,它認為政治的和民族的單元應當是一致的。……民族主義是一種關於政治合法性的理論,它在要求族裔的(ethnic)疆界不得跨越政治的疆界。”[2](蓋爾納,2002:1—2)

「民族」意識和民族主義運動首先出現在西歐,提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理念,並借助新興的資產階級、受啟蒙主義思想熏陶的青年知識分子和傳統部族領袖等社會力量,在各種政治勢力角逐過程中根據各自對“民族”的認識與構建,建立了一批以「民族」為單元的「民族國家」。當時各「民族國家」內部包含的群體中也必然存在各種差異(血緣、語言/方言、歷史歸屬),但在「民族構建」(nation building)過程中各群體都接受了新的「民族」概念、建立了對新「民族」的共同認同意識。

在如何確定「民族」邊界的劃定方法、理解邊界內外群體差異的性質、認識邊界與歷史沿革之間的矛盾時,人們也會出現歧義:為什麼一個部落、一個地域應當屬於這個「民族」而不是另一個「民族」?一個「民族」的邊界怎樣劃分才最合理、最有合法性?毫無疑問,最後被多數人接受的新的「民族」概念及內涵必然帶有「想像」和「構建」的因素,這與安德森描述的殖民地統治過程中產生的「想像的共同體」具有類似的特徵(安德森,1999)。

5.西歐的「民族國家」

在這一歷史時期通過民族主義運動推翻封建王權而形成的主權政治單元,就是「民族國家」(nation state)。而「民族國家」一旦成為現實的政治實體,它就會迅速鞏固自己的政治基礎和合法性,並在與其他國家的共同約定中被公認接受為新《國際法》的主權單元。政治學家一般將1864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視為「民族國家」的開始。

新興「民族國家」這一政權模式在幾個重要的西歐國家獲得成功後,迅速地刺激了本國製造業、商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這幾個首先建立新型政治體制的國家的綜合國力和軍隊迅速強大起來,成為歐洲國際舞台上的主宰,恃強凌弱,以拿破崙為首的法國就是一個典型。在這種態勢下,鄰近各國雖然國內資本主義生產要素尚未發達起來,啟蒙運動對這些國家的精英與民眾的影響也有限,但是這些國家為了與西歐各國相抗衡,不得不對本國的政治體制進行改革。在此之後,隨著西歐各國經濟勢力和殖民主義侵略向其他地區的擴展,其他地區的王國、土邦和部族也不得不接受這樣的國家形式。

6.「民族」的第二種模式:其他地區的被動效仿

一旦出現了以新興「民族國家」為主導的現代國際秩序和政治格局,此後在其他地區重新塑建的政治實體,在其影響下其國家形式大多是仿照西歐理念的「民族國家」,即在原有政治實體疆域範圍內,把各種不同的群體整合成一個現代的「民族」,在各群體中建立共同的政治認同和文化歷史認同,並使各群體的所有成員都認同和忠誠於這個新的「民族」(nation)。受西歐國家衝擊的東歐各國是這樣做的,由歐洲白人移民建立的新國家(如美國)是這樣做的,殖民地獨立後新建的國家(如印度)也是這樣做的。

史密斯認為在亞洲和東歐地區還存在另一個“族群的「民族『模式』」(an ethnic model of the nation)。這個模式的特點為:(1)對血統和譜系的重視超過基於領土的認同;(2)在情感上有強大感召力和動員效果(popularmobilization);(3)對本土文化傳統(語言、價值觀、習俗和傳統)的重視超過法律(Smith,1991:11)。

這第二個「民族」(nation)模式,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政治啟蒙思想尚未發展起來的東歐和亞洲各國面對西歐已經發展和建立的國家形式的政治反應。它們在與西歐各新建的「民族國家」交往時,意識到這是一種新興的、在國際競爭中強大有力並必須遵從的國家形式,因此在本國思想家和新興政治集團的影響下,東歐和部分亞洲國家也開始了相應的「民族構建」過程。但由於這些國家缺乏現代經濟基礎和思想基礎,它們的「民族」模式只是對西歐政治形式的模仿。在時間序列上,第二個模式是後發和被動出現的,是對第一個模式的反彈和回應。

7.沙皇俄國的「民族構建」

沙皇帝國是一個帶有封建傳統、既有專制皇權又有貴族勢力的大帝國。如果從羅曼諾夫王朝建立的1613年算起,這個皇朝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在這兩百多年裡通過侵略戰爭使領土擴大了幾十倍,俄國很多地區是由被征服的各部族組成的,各部族的首腦仍然掌握著一定的權力。沙皇俄國統治下的各群體大多仍應屬於傳統封建部族(tribes)的範疇,還沒有接受現代「民族」(nation)的政治意識和組織形式。

自彼得大帝開始,沙皇俄國積極學習西歐,為了應付西歐向東方的勢力擴展,也為了使自己加快現代化的步伐從而加入瓜分世界的游戲,沙皇俄國也在努力把自己的轄區轉變成一個現代的行政管理體系,在俄國管轄各地組建行省,把各族人口傳統聚居地劃歸由不同的行省來分別管理,努力削弱下轄各部落的獨立政治意識,努力建立「俄羅斯民族—國家」,即開始了俄國的「民族構建」(nation-building)進程。換言之,也就是試圖把傳統封建帝國轉變為西歐式“民族國家”,努力把原來傳統的部落轄區轉變為帝國行省,力圖構建一個“Russiannation”。

當我們比較1840年、1900年沙皇俄國的行政區劃圖和蘇聯時期的行政區劃圖時,可以看到在今天烏克蘭的這塊土地上,沙皇俄國時期設有9個行省,今天白俄羅斯這塊土地上,沙皇俄國時期設有5個行省,儘管行省的邊界線不完全重合,但大致的地理範圍是清楚的。現在俄羅斯聯邦的歐洲部分有13個自治共和國,占俄羅斯聯邦歐洲部分領土的大約三分之一。這些自治共和國在當時沙皇俄國的治下都是行省,並不存在民族自治的問題。當年的行政區劃圖可以說明,沙皇俄國曾經努力使這些少數族群融合進俄國的統一行政體制中,使俄國成為一個「民族國家」,而這個過程被十月革命中斷了。

8.斯大林把蘇聯建成了一個「民族聯合體」

在十月革命前,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為了早日推翻沙皇俄國反動統治,從發動革命和奪取政權的需要出發,採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就是把沙皇俄國統治下的各部族都稱為「民族」並鼓勵和支持他們獨立建國,積極鼓動沙皇統治下的這些文化、語言、歷史各不相同的烏克蘭人、格魯吉亞人、哈薩克人部族起來造反。因為鎮壓這些部族的叛亂,必然會造成沙皇俄國的兵力分散財政空虛,這樣工人起義的成功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為了鼓動各部族起義,當時布爾什維克黨宣布說這些群體都是「民族」(nation),天然擁有自決和獨立的權利,俄國工人階級將支持他們從反動沙皇俄國統治下獨立出去。列寧和斯大林的民族理論,包括「民族」定義,「民族平等」「民族自決權」等都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中產生的。

蘇聯正式成立以後,在斯大林領導下進行了「民族識別工作和隨後的制度建設,這是一種把沙俄原來的傳統部族「政治化」並引導成現代「民族」的做法。1922年正式組建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的組成部分中包括了俄羅斯聯邦等15個加盟共和國、20個自治共和國、8個自治州、10個自治區和128個邊疆區或州,每個單元都以「民族」來命名。世界上有一些國家如西德、瑞士、美國等也是聯邦制,但是這些國家下屬單元的地域劃分是根據行政區劃的歷史沿革形成的,既不根據「民族」進行劃分,也不以「民族」來命名。對本國行政區劃完全根據民族來劃分同時又以民族來命名的只有蘇聯、中國、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

由於蘇聯共產黨承認這些群體都是「民族」,都建立了自己的行政單元(加盟共和國、自治共和國),擁有自決權和獨立建國的權利,所以蘇聯成了一個由許多「民族」聯合組成的「多民族聯合體」,而不是一個「民族國家」。根據1923年和1936年的蘇聯憲法,每個「民族」都有獨立的權利,每個加盟共和國、自治共和國都有自己獨立的議會和憲法,在體制上都有各自的總統及內閣部長們。所以蘇聯是一個多重政治結構,第一層是蘇聯,第二層是各加盟共和國,第三層是自治共和國,第四層還有自治區和邊疆區。蘇聯憲法明確規定,聯盟是「各擁有平等權利民族的自願聯合」,「每一個共和國均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

在蘇聯的新體制下,各族接受了現代“民族”理念及其政治含義,「民族意識」不斷加強。同時,蘇聯憲法也為這些「民族」脫離蘇聯並成立獨立國家提供了法律依據。在戈爾巴喬夫不負責任的改革過程中,蘇聯原有的意識形態紐帶、經濟秩序、政治凝聚力都遭到破壞,於是那些已建立「加盟共和國」的「民族」因勢轉變為獨立的「民族國家」。直到今天,一些已建立「自治共和國」的「民族」(如俄羅斯聯邦的車臣自治共和國、格魯吉亞的南奧塞梯自治共和國等)仍在為獨立而戰。蘇聯在民族理論工作和民族制度實踐中的經驗與教訓,我們應當仔細研究和借鑒。

俄羅斯現任領導人當前面臨的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如何在「民族理論」上進行轉向,在新的方向上著手啟動「俄羅斯聯邦」這塊土地上的「民族構建」進程。

9.清朝末年和隨後的中華民國如何進行「民族構建」

當清朝在「船堅炮利」的歐洲艦隊和洋槍隊攻擊下一敗塗地後,朝廷在列強逼迫下不得不開展「洋務」、對外派遣留學生並允許西方思想與出版物進入中國,西方的「民族主義」和「民族」理念也必然進入中國並影響中國各族知識界和民眾。

在救國救亡的嚴峻形勢下,中國的思想家和精英人物必然會考慮按照西方「民族國家」的模式來重新構建自己的國家與民族,20世紀初關於「中華民族」「國族」概念的討論、30年代先後出版的幾部《中國民族史》反映出西方「民族國家」意識形態在中國知識界的傳播和當時一些人希望從構建「民族歷史」的角度來增強中國凝聚力的一片苦心(王桐齡,1934)。「中華民族」「中國人」這一稱呼,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取代了「清朝臣民」。日本人絕對不使用「支那人」來稱呼蒙古人、滿人、藏人等,刻意地把「中國」的範圍僅限於漢人地區,甚至提出了一個「中國本部」的概念,為其分裂中國埋下伏筆。這是我們今天在思考中國的「民族問題」時絕對不可忽視的歷史大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後建立的中華民國,提倡「五族共和」。孫中山在《三民主義》第一講中說「中國人的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並在《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中提出「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則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孫中山,1981:2),明確提出以「中華民族」作為「民族」單元來建立「民族國家」。清末和民國時期企圖分裂中國的英、日、俄等帝國主義者,別有用心地用「民族」(nation)來稱呼中國境內的蒙古、新疆、西藏各部落,混淆視聽,並直接煽動各部落追求「民族自決」和「民族獨立」。為此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在1939年曾專門撰文《中華民族是一個》予以批駁(顧頡剛,1996:773—785)。

10.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民族理論」和國家構建

中國共產黨建黨時,即接受了蘇聯共產黨的「民族」理論,為了革命和奪取政權鬥爭的需要,曾一度表示支持蒙、藏、回等「民族」自決,建立中國的聯邦制政府。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我黨的民族政策調整為主張「民族區域自治」,放棄了聯邦制。但是斯大林的民族理論的核心概念和蘇聯制定的民族政策在20世紀50年代基本上被新中國政府接受下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許多方面(城鄉經濟的所有制體制、政府結構、高等教育體制、軍隊建設等)效仿蘇聯的成功經驗,也包括了民族理論和相應的政策。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新中國只能「一邊倒」,只能效仿蘇聯,這是那時合情合理的抉擇。在中央政府組織下,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先後「識別」出56個「民族」,這樣就在「民族」概念上出現了一個雙層結構(上層是「中華民族」,下層是56個「民族」)。

由於改革開放前我國民眾很少有機會在國際事務中直接體會到「中國公民」的現實意義,而在國內日常生活中由於各種民族制度與優惠政策使少數民族身份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結果在客觀上把「中華民族」虛化和架空了。我們幾十年來一直在報刊和講堂上宣講馬列主義民族理論,介紹斯大林的「民族」定義,介紹列寧的「論民族自決權」,這樣宣講和教育的結果就使包括漢族在內的國民把對「民族」的認識定位於56個民族,而不是包含所有中國人的「中華民族」,並把現代政治觀念的「民族」意識介紹給各「民族」的知識分子與民眾。

在「民族識別」工作完成後,政府為每個國民都確定了「民族成分」,這使中國各「民族」之間的人口邊界清晰化,而為各「民族」設立的「自治區域」則催生或加強了各族的「領土」意識,以「民族」整體為對象的各項優惠政策(計劃生育、高考加分、自治地方的雙語教育和幹部名額等)的實施也使各族民眾的「民族意識」不斷強化。

一些人的「民族意識」具體體現在:(1)不歡迎其他「民族」成員來到自己的「自治地方」;(2)極力保護本民族語言在學校的使用,對部分成員不會講母語特別關注;(3)希望培育和發展「本民族經濟」;(4)極力通過宗教、風俗習慣、歷史教育等增強本族成員的「民族意識」和凝聚力。這與斯大林「民族」定義的四條內容完全相符。換言之,他們認為,如果這四個方面淡化了,他們的「民族」就會削弱甚至消亡。

這種催生出來的「民族意識」主要體現在接受了政府「民族理論」教育的少數民族知識分子和幹部當中,而那些接受「民族理論」教育較少的普通農牧民對國家和政府的忠誠情感仍是十分純樸的。許多來自農村牧區的少數民族學生,原來並不具有現代政治意義的「民族意識」,但是當他們在民族院校比較系統地接受了「民族理論」、民族政策課程之後,民族意識開始萌現並不斷強化。這就使保持了幾千年統一歷史的中華民族凝聚力逐步淡化。

承襲自斯大林的「民族」理論和類似蘇聯的民族制度和民族政策,使得新中國沒有完成20世紀初開啟的「民族國家」的構建進程,而是逐步轉向了類似蘇聯的「多民族聯合體」。這就是近年來在中國一些地區出現的民族關系問題和民族分裂思潮的意識形態和思想政治基礎。

11.當前中國民族問題的癥結

綜上所述,目前中國民族問題的症結就在於1949年建國後,我們參照蘇聯斯大林的民族理論(「民族」定義)、民族制度和民族政策,在中國進行了「民族識別」,客觀上把中國建成了一個「多民族聯合體」,這一結構使有些原來並不具有現代「民族意識」的「民族」精英開始接受這樣的意識並萌發潛在的獨立願望。

建國近60年來,中國的民族關系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和諧的。這與中國的基本國情(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大一統國家、廣泛的民族混居和族際融合、漢族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漢族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占有明顯優勢、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扶助與優惠政策)及具體政策的實施效果相關。特別是1950年代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土改」和「民主改革」運動,使那一代少數民族民眾從心裡感激共產黨和中央政府,當時到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漢族幹部的政治素質、政策水平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成為凝聚各族團結的有力紐帶。自1980年代批判「文革」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開始淡化,無論是少數民族民眾還是漢族幹部都出現了「代際更新」的現像,1950年代建立起來的傳統感情紐帶也開始出現變化。

從理論上講,只要一個群體被本國政府、外國政權以及本群體精英集團認定是一個「民族」,那麼,無論是根據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傳統的“民族自決權”理論還是根據列寧的馬克思主義「民族自決權」原則(「無條件地、堅決地維護每個民族的政治自決的權利,即分離的權利」。[列寧,1958:217]),這個「民族」都會非常自然地萌生出通過自決建立獨立民族國家的願望。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派遣出國的留學生和來到西部旅遊和交流的境外人員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催生民族主義思潮的媒介。

在中國的56個「民族」中,有些人口較少、居住分散的群體從來沒有獨立的政治要求也不認為這樣的分離運動具有可行性,但是一些人口規模大、高度聚居、歷史上曾經建立相對獨立政權的「民族」,它們的精英集團在內外「民族理論」的指引和外部反華勢力的鼓勵下就會出現民族主義思潮和獨立的訴求。當前在政府的嚴格控制與打擊下,這些訴求表現得相對隱蔽。在解體後的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類似的分離主義態勢。我國存在的真正的民族分離主義危險,並不在於那些實施恐怖襲擊和制造街頭騷動的極少數極端主義分子,而在於少數民族幹部與知識分子內心中的現代「民族」意識。近年來個別「民族理論」的權威學者甚至提出應廢棄「中華民族」這一提法,這一動向值得警惕。關於這些學者要求進一步強化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甚至要求設立民族區域制度的全國性常設機構等提議,中央必須非常慎重。

12.中國民族關係中出現的新形勢

近年來,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過程中,中央政府和沿海各省在西部少數民族聚居區投入巨額資金,啟動了許多大項目,這些項目吸引了許多東部和中部的漢族勞動力來到西部,也在改變西部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這使得漢族與西部少數民族之間的交流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由於近些年來各級政府在漢族民眾中開展的民族知識與民族政策教育工作十分薄弱,這些來到西部地區的漢族企業家、管理人員和農民工們對西部少數民族的歷史、宗教、文化習俗缺乏了解,其中一些人因為當地少數民族漢語交流能力差和文化差異對他們懷有偏見和歧視,我們在西部一些城市(如拉薩)的調查發現,外來漢族流動人口的收入明顯高於當地進城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收入,這些現象必然會導致部分少數民族成員感到不滿,再加上外部敵對政治勢力和宗教勢力的鼓動與支持,一些樸素和普通的文化差異問題、利益分配問題就會轉變為民族情緒,並使極少數激進分子鋌而走險。這些極端主義的活動有時以恐怖襲擊的形式出現,有時以街頭騷亂的形式出現,由於這些活動的對像針對固定的「民族」,很容易激發民族之間的相互不信任和感情隔閡。而這些出現在雙方普通民眾中的民族情緒很容易被民族分裂主義分子所利用。

2008年的拉薩「3•14」事件和西藏、新疆等地發生的其他事件,雖然帶有一定程度的「民族」背景,基本上是群體治安事件和個別極端分子實施的恐怖襲擊事件。但是隨後在北京等大城市和漢族地區發生的針對藏族、維吾爾族人員的整體性歧視行為(出租車拒載、旅店拒住、機場歧視性安檢等)卻反映出漢族整體性的大漢族主義態度,這是非常令人擔心的,這樣的態度使許多反對「3•14」事件和其他暴力行為的藏族和維吾爾族民眾非常傷心,也使漢族中的有識之士感到震驚。這充分暴露了自「文革」後政府在漢族地區缺乏民族知識、民族政策普及教育所造成的惡果。

我們感到,這些年來以漢族民眾為對像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國情、民族知識教育和民族平等的政策宣傳非常薄弱,漢族地區普通中小學教育中關於介紹我國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宗教習俗和我國民族政策的內容很少,甚至許多方面可以說是空白。這使得漢族民眾和青少年普遍缺乏關於我國少數民族的基本知識,在他們思考問題時有意無意地把「漢族」等同於「中華民族」,有些政府所屬文化部門關於「中國人」是「華夏子孫」、「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的片面宣傳在客觀上也加強了這一傾向。黃帝崇拜是清末革命黨狹隘「排滿」的民族主義的產物(孫隆基,2004:18—21),許多少數民族對黃帝和龍圖騰並不認同,這些片面狹隘的宣傳有損於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加強,需要政府及時關注和糾正。

13.從根本上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出路

眾所周知,世界其他一些國家如美國和印度,國民中也存在許多不同的種族和族群,存在不同的宗教和語言群體,但是它們的「民族構建」(nation building)目標就是把所有的群體建成一個共同的「民族」(nation),把這些群體稱為「族群」(ethnicgroups),並在「文化多元主義」的旗幟下保存和發展各少數族群的文化特徵和風俗習慣。全體國民共同的核心認同(identity)是「民族」而不是「族群」,強調的是國家憲法和國民的公民權,而把種族、族群之間的差異主要視為文化差異,不認為也不允許各族群有自己特殊的政治權利。這可以看作是把族群「文化化」的思路。雖然美國的種族關係在歷史上一度非常糟糕,但是在強調種族平等、強調公民權的積極引導下,種族偏見和歧視逐步減弱,有黑人血統的奧巴馬以絕對優勢當選美國總統即是一個明證,他的選舉口號是為全體美國國民謀利益,絕不帶任何種族色彩。尼赫魯總理在印度獲得獨立後最關注的事業就是如何淡化各群體之間因體質、語言、宗教、種姓差異而帶來的認同衝突,全力構建「印度民族」(Indian nation)。這一把種族、族群差異「文化化」並以此淡化種族矛盾和政治衝突的思路,在美國、印度等國的實踐大致是成功的,也值得「多民族」的中國借鑒。

正是在這樣的思考下,我曾在2004年提出把中國的民族分界、民族身份「文化化」也就是「去政治化」的思路,建議保留「中華民族」的概念,並在這一思路下重新開始「中華民族」的「民族構建」,以「中華民族」為核心認同,建立一個全體中國人的「民族國家」,同時把56個「民族」改稱「族群」(簡稱××族),在這樣的概念框架下強化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逐步淡化目前各「民族」的「民族」意識(馬戎,2004)。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各「民族」之間的相互認同,共同凝聚起來,以一個民族即中華民族為單元來面對和參與世界各國間的激烈競爭。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依然保留了「部族國家」中傳統意識的群體,將會過渡轉變為現代「公民國家」的國民,那些長期以來接受了本族是「民族」的少數民族幹部和知識分子,也需要一個理解和適應的過程。這將是一個漫長和需要足夠耐心的歷史發展過程。

14.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精神指引下反思「民族」理論、調整民族政策

我國建國後宣傳的民族理論、設立的各項民族制度和政策已被人們熟知而且習慣,如果有人提出異議,肯定很難被接受。可是我們的時代和社會在不斷變化,列寧和斯大林創建的蘇聯已經解體,我們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變化。應當通過我們對民族地區社會經濟變化的調查研究,通過對各民族認同意識演變的分析,並與其他國家的族群關係的理論探討和政策實踐進行比較,以實踐為尺度來檢驗和反思我國建國以來的民族理論和民族工作實效。在這一討論過程中,所有的人都可以發表不同意見,彼此都不要扣政治帽子。這樣就可以在充分的學術討論過程中逐步達成共識,並根據新的思路來逐步調整我們的相關理論和民族政策。

至於今後我國的民族基本制度和政策應如何調整、調整的次序與進度,那些都不是眼前最急迫的問題,可以在達成共識時通過具體研究和實驗來循序漸進地加以推進。但是在目前,如果我們不把「民族」這個現代國際政治、現代國家理念中最核心的概念討論清楚,隨著族際交往的發展、隨著境外勢力的介入、隨著熟悉我國民國時代傳統民族關係人物的辭世,我國的民族關係在今後只會更加複雜與惡化。如果一旦中國出現民族分裂,所有的群體都是「輸家」,前南斯拉夫就是一個最觸目驚心的典型例子。我們必須讓大家都清楚地認識到:每個「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與中華民族整體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只有在「民族」的基礎理論上想清楚,重新思考中國「民族構建」的新框架,逐步調整我國的相關制度和政策,努力使13億國民把「中華民族」當作自己最核心、最根本的認同群體,這才是中國民族問題在未來的出路。

另外,近日中央政府決定全國中小學設立「民族團結」課,這非常必要和及時,但是如果課程內容講授的仍然是斯大林的「民族」定義和民族理論,那麼開設這些課程的實際效果也許會事與願違,很可能反而會強化各族學生的「民族意識」,催生離心力。我想,我國中小學「民族團結」課程的內容需要遵循這樣幾條原則:一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即所有民族一律平等;二是56個「民族」從歷史到今天都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結構上是共生共存的“多元一體”;三是中華民族是當今國際政治格局中的「民族國家」單元,中華各民族之間的差別主要是文化、血緣、歷史記憶等方面的差別,各族成員都應強化中華民族整體的「民族意識」和國民意識;四是在全球化的激烈競爭中,國際競爭的「單元」是「民族國家」。因此,中華各族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各族需要緊密團結、合作奮鬥,共創共同的美好未來。

那些把中國當作潛在敵手或競爭對手的國家或政治勢力,一定會千方百計地利用中國國內的「民族關係」大做文章,打「藏獨」牌、「疆獨」牌、「台獨」牌來牽制中國在新世紀的崛起。一旦中國強大起來,它們為了自身的實際利益,也會毫不猶豫地背棄這些民族分裂組織,在「牌桌」上把它們拋出去,它們過去也曾這樣做過。對於這一點,中國各族民眾和知識分子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

注釋:
[1]“民族主義”(nationalism)一詞在歐洲出現的最早年代大約是1789年,使用者是一個流亡英國的法國教士奧古斯丁•巴洛,用來表示推翻貴族君主制政體的社會運動(余建華,1999:21)。

[2]蓋爾納在討論“民族”(nation)的時候,在這句話裡把它與“族群”(ethnicgroups)混在一起了。

參考書目:
《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1986,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安德森,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邸永君,2004,《“民族”一詞非舶來》,《中國民族報》2004年2月20日第6版。
蓋爾納,2002,《民族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顧頡剛,1996,《顧頡剛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凱杜裡,2002,《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列寧,1914,《關於民族政策問題》,《列寧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11-219頁。
馬戎,2004,《理解民族關系的新思路:少數族群問題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第122-133頁。
孫隆基,2004,《歷史學家的經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孫中山,1981,《孫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華書局。
王桐齡,1934,《中國民族史》,上海:文化學社。
余建華,1999,《民族主義:歷史遺產與時代風雲的交彙》,北京:學林出版社。
Glazer.Nand D.P.Moynihan,eds.1975, Ethnicity:Theory and Experienc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nthony D.1991,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 PenguinBooks.


同じカテゴリー(史伯嶺教授)の記事

Posted by rosaceae at 17:04 │史伯嶺教授
留言
純粹幫傭學者的見解-----我說的是馬戎,民族是人類本身發展過程中具有的,不管你把它叫族群或者是宗族(國民黨以前這樣稱呼),民族還是民族,至於族群,不是不存在,漢民族中的客家人,閩南人,西藏民族中的康巴人,安多人等等就是.所以,這只是名目問題,西藏原來沒有民族的概念,但並不表示沒有西藏民族的存在,那時候對西藏的稱呼就是"黑頭藏人",就象稱妻子為"老伴",現在改成"夫人",於是就有了新的內涵?????中國人是天底下最不會認錯的民族,漢藏民族比鄰而居千余年,期間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和睦相處,因為那時候并沒有相互欺壓或殖民統治的問題,共產黨侵占西藏以後,才產生這些問題,但是,幫傭學者不敢說出這些事實,就咬文嚼字地幫中共開脫罪責,竟然認為是太尊重西藏人,認為不應該承認西藏民族的地位,認為用最明顯針對"四夷"的"中華"這個漢民族最古老的稱呼去包含,當年日本人用"大東亞共榮圈"包含中國,其中真實或反映事實的成分也比這個所謂的"中華民族"多......唉!看來,毛澤東當年由於相信錢學森這個大科學家為阿諛奉承而說糧食可以亩產十萬斤的"科學根據"後,說中國糧食太多,結果餓死幾千萬人一樣,有什麼樣的"學者",就有什麼樣的統治者.
Posted by dawa at 2009年08月20日 18:30
Viva Dalai Lama...welcome to Taiwan
Posted by Jerocca at 2009年08月31日 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