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15日
【遮蔽的圖伯特】榷雍關係:解釋名詞
這是我為《遮蔽的圖伯特》所寫的榷雍關係(chöyön)之解釋名詞。也以此文追憶2007年去世的史學家康樂先生。
圖伯特第一位轉輪王(護持佛法、以佛法治國的君王),松贊干布。
圖伯特第一位轉輪王(護持佛法、以佛法治國的君王),松贊干布。
chöyön [mchod yon] 音譯:榷雍關係,博伊中的 chö 代表mchöd-gnas,受到尊敬的對象,在圖伯特特別指上師、高僧、喇嘛之意,yön為yön-bdag簡稱,即施主之意。因此mchöd yön的依字面意譯應為「喇嘛-施主」關係。
這個圖伯特名詞有好幾個前譯例,包括「檀越關係」、「施主與福田」、「供施關係」等等。本書選擇不因循這些前例,而以音譯代之,因為這些譯例都有不盡正確的問題。
例如「檀越關係」,「檀越」一詞是從梵文的dānapati翻譯成中文,意為施主,因此「檀越關係」一詞的真正意義也就是「施主關係」,文義不通,不知所云。
再例如「施主與福田」,這個解法似乎是源於中國大陸,現代中國學者張云在《西藏歷史問題研究》(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年10月)即如此解釋【1】 ,台灣亦有學者援引。然而追根究底,「福田」用在這裏,完全引喻失義。根據佛教原理,福田是指恩田、敬田、悲田:報長者之恩為「恩田」,敬三寶之德為「敬田」,憐貧者、落難者為「悲田」,因為對這些人供養,能生福,如田地生出滋養的植物;換言之,「福田」乃俗人為得福報而做的功德,完全未能傳達博伊mchöd-gnas之真意:上師、法師、高僧。
而另一廣獲使用的譯法是「供施關係」。事實上,「供施」在佛教中,乃是「供養」之另外寫法,也是梵語pūjanā的翻譯。而供養的意義自然是佛教徒以香花、飲食等物品或種種善行,獻給佛、法、僧或一切眾生。《元史卷一四六耶律楚材傳》有實例:「太宗時拜為中書令,軍國大計,悉取決焉。每裁決一事,帝輒嘉嘆累日,賞賜逾恆,數可百萬,而楚材布衣蔬食,淡泊如常人,將卒,悉以輦送佛寺充供施。」可證明供施一詞至少在明初宋濂編篡元史的年代,還是「供養」之意。應該是到晚近,此詞才被假借轉化,變成似通非通的「供應與施捨」的供施關係,著實遠離佛教教義,荒謬絕倫,數典忘祖。
事實上,「榷雍關係」的概念早就隨著大乘佛教傳到中國。中研院史語所學者康樂在他的〈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一文中【2】 ,指出大乘佛教有「一佛一轉輪王」的模式:佛或法師負責說法(法施),轉輪王則負責供養(財施),一方面法師負責靈魂的引導,另一方面人君則提供物質回報,關係非常清楚明確。而法施與財施,在佛經中皆屬於布施,Dána(檀那),而布施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累積功德,願一切有情眾生皆可成佛,乃是佛教最基本的概念。
康樂先生又指出,「一佛一轉輪王」追本溯源,乃是來自古印度的傳統。他引述法國人類學者杜蒙的研究:「(印度)國王不只是要雇請婆羅門從事公共祭儀,他還必須與某一個婆羅門建立起固定的、私人的關係,這個婆羅門即是國王的王家祭師。……它的意思是指一種精神上的代表或前鋒,幾乎是國王的『大我』。眾神拒絕享用沒有王家祭師的國王所獻的祭品。……不僅如此,國王一生中的一切行動也都要依靠他,因為沒有他就不能成功。…俗世的權威之所以獲得保障,是因為國王以私人身分向化身為王家祭師的靈性權威表示順從。」
因此,北涼曇無讖(385年-433年)所翻譯的《金光明經》裏強調:「法師」坐「大法座師子之座」,「人王」則坐「卑小座不自高大」,正是此一制度精神的一脈相承。說得白話點,這兩者的位階,在佛教中一向非常清楚,亦即出家人的地位高於所有的俗人,自然也比俗世統治者更高,因為出家人已經脫離了六道輪迴。這一點在佛教東傳中國之後,南北朝的高僧慧遠(334年-416年)即以《沙門不敬王者論》加以闡揚。佛教傳統中,宗教或靈性的權威高於俗世的權威,更無疑義。
然而橘越准而為枳,康樂先生指出,「一佛一轉輪王」的觀念從印度傳到中國以後,卻發生轉折,因為中國傳統裏最重要的宗教功能均落在君主身上,他本人即為最高祭司長,那些被稱為祭司的人不過是他屬下而已,因此發展出了「轉輪王即佛」的概念,並由武則天發揮到極致。可見「榷雍關係」在漢傳佛教中式微,千載以下甚至找不到適當的翻譯,其來有自。
也許就是因為中國這種「普遍王權」 的傳統【3】,佛法在中國已偏離原始佛教太遠,因此韋伯(Max Weber)認為中國的不能稱之為佛教,並在他《宗教社會學論文集》書中把中國歸入「儒教與道教」的分類裏。在中共政權統治之下,俗世權威凌駕於宗教權威之上,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上面所見的中國學者對於「施主與福田」的排序,不無影射施主(在這個脈絡之下,也就是統治者,俗世權威)高於一切的「中國之道」。
註釋:
【1】
張云先生原文解釋如下:「供施關係是一個宗教用語,即供應和施捨,也叫檀越關係,藏文稱作“yon bdag dang mchod gnas”(施主與福田),或者簡稱為“yon mchod”(供施)。在僧人看來,他們給施主講授佛法,精神上給予解脫,並因此獲得施主物質上的饋贈,從而建立一種供施關係。這種關係又被一些人加以利用,用以解釋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的關係,特別是元朝和清朝時期西藏地方和內地中原王朝(或中央王朝)之間的關係,它的用意並不是在於說明歷史真相,而在於否認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行政管轄。」 可參見:http://book.people.com.cn/GB/69399/107423/150391/9039458.html
【2】
康樂,1996,〈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1。亦可參考:康樂,〈沙門不敬王者論──「不為不恭敬的人說法戒」及相關諸問題〉,《新史學》七卷三期,1996年9月。
【3】
可參考林毓生,〈二十世紀中國的反傳統思潮與中式馬列主義及毛澤東的烏托邦主義〉,附錄一,《新史學》六卷三期,1995。
鄭如雅,〈追念歷史學者康樂先生〉,《新史學》十八卷四期。
這個圖伯特名詞有好幾個前譯例,包括「檀越關係」、「施主與福田」、「供施關係」等等。本書選擇不因循這些前例,而以音譯代之,因為這些譯例都有不盡正確的問題。
例如「檀越關係」,「檀越」一詞是從梵文的dānapati翻譯成中文,意為施主,因此「檀越關係」一詞的真正意義也就是「施主關係」,文義不通,不知所云。
再例如「施主與福田」,這個解法似乎是源於中國大陸,現代中國學者張云在《西藏歷史問題研究》(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年10月)即如此解釋【1】 ,台灣亦有學者援引。然而追根究底,「福田」用在這裏,完全引喻失義。根據佛教原理,福田是指恩田、敬田、悲田:報長者之恩為「恩田」,敬三寶之德為「敬田」,憐貧者、落難者為「悲田」,因為對這些人供養,能生福,如田地生出滋養的植物;換言之,「福田」乃俗人為得福報而做的功德,完全未能傳達博伊mchöd-gnas之真意:上師、法師、高僧。
而另一廣獲使用的譯法是「供施關係」。事實上,「供施」在佛教中,乃是「供養」之另外寫法,也是梵語pūjanā的翻譯。而供養的意義自然是佛教徒以香花、飲食等物品或種種善行,獻給佛、法、僧或一切眾生。《元史卷一四六耶律楚材傳》有實例:「太宗時拜為中書令,軍國大計,悉取決焉。每裁決一事,帝輒嘉嘆累日,賞賜逾恆,數可百萬,而楚材布衣蔬食,淡泊如常人,將卒,悉以輦送佛寺充供施。」可證明供施一詞至少在明初宋濂編篡元史的年代,還是「供養」之意。應該是到晚近,此詞才被假借轉化,變成似通非通的「供應與施捨」的供施關係,著實遠離佛教教義,荒謬絕倫,數典忘祖。
事實上,「榷雍關係」的概念早就隨著大乘佛教傳到中國。中研院史語所學者康樂在他的〈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一文中【2】 ,指出大乘佛教有「一佛一轉輪王」的模式:佛或法師負責說法(法施),轉輪王則負責供養(財施),一方面法師負責靈魂的引導,另一方面人君則提供物質回報,關係非常清楚明確。而法施與財施,在佛經中皆屬於布施,Dána(檀那),而布施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累積功德,願一切有情眾生皆可成佛,乃是佛教最基本的概念。
康樂先生又指出,「一佛一轉輪王」追本溯源,乃是來自古印度的傳統。他引述法國人類學者杜蒙的研究:「(印度)國王不只是要雇請婆羅門從事公共祭儀,他還必須與某一個婆羅門建立起固定的、私人的關係,這個婆羅門即是國王的王家祭師。……它的意思是指一種精神上的代表或前鋒,幾乎是國王的『大我』。眾神拒絕享用沒有王家祭師的國王所獻的祭品。……不僅如此,國王一生中的一切行動也都要依靠他,因為沒有他就不能成功。…俗世的權威之所以獲得保障,是因為國王以私人身分向化身為王家祭師的靈性權威表示順從。」
因此,北涼曇無讖(385年-433年)所翻譯的《金光明經》裏強調:「法師」坐「大法座師子之座」,「人王」則坐「卑小座不自高大」,正是此一制度精神的一脈相承。說得白話點,這兩者的位階,在佛教中一向非常清楚,亦即出家人的地位高於所有的俗人,自然也比俗世統治者更高,因為出家人已經脫離了六道輪迴。這一點在佛教東傳中國之後,南北朝的高僧慧遠(334年-416年)即以《沙門不敬王者論》加以闡揚。佛教傳統中,宗教或靈性的權威高於俗世的權威,更無疑義。
然而橘越准而為枳,康樂先生指出,「一佛一轉輪王」的觀念從印度傳到中國以後,卻發生轉折,因為中國傳統裏最重要的宗教功能均落在君主身上,他本人即為最高祭司長,那些被稱為祭司的人不過是他屬下而已,因此發展出了「轉輪王即佛」的概念,並由武則天發揮到極致。可見「榷雍關係」在漢傳佛教中式微,千載以下甚至找不到適當的翻譯,其來有自。
也許就是因為中國這種「普遍王權」 的傳統【3】,佛法在中國已偏離原始佛教太遠,因此韋伯(Max Weber)認為中國的不能稱之為佛教,並在他《宗教社會學論文集》書中把中國歸入「儒教與道教」的分類裏。在中共政權統治之下,俗世權威凌駕於宗教權威之上,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上面所見的中國學者對於「施主與福田」的排序,不無影射施主(在這個脈絡之下,也就是統治者,俗世權威)高於一切的「中國之道」。
註釋:
【1】
張云先生原文解釋如下:「供施關係是一個宗教用語,即供應和施捨,也叫檀越關係,藏文稱作“yon bdag dang mchod gnas”(施主與福田),或者簡稱為“yon mchod”(供施)。在僧人看來,他們給施主講授佛法,精神上給予解脫,並因此獲得施主物質上的饋贈,從而建立一種供施關係。這種關係又被一些人加以利用,用以解釋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的關係,特別是元朝和清朝時期西藏地方和內地中原王朝(或中央王朝)之間的關係,它的用意並不是在於說明歷史真相,而在於否認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行政管轄。」 可參見:http://book.people.com.cn/GB/69399/107423/150391/9039458.html
【2】
康樂,1996,〈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1。亦可參考:康樂,〈沙門不敬王者論──「不為不恭敬的人說法戒」及相關諸問題〉,《新史學》七卷三期,1996年9月。
【3】
可參考林毓生,〈二十世紀中國的反傳統思潮與中式馬列主義及毛澤東的烏托邦主義〉,附錄一,《新史學》六卷三期,1995。
鄭如雅,〈追念歷史學者康樂先生〉,《新史學》十八卷四期。
Posted by rosaceae at 06:40│Comments(0)
│歷史、自然生態
※このブログではブログの持ち主が承認した後、コメントが反映される設定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