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2日

【守護唯色】蘇格蘭二部曲:獨立與統一的辯證(上)


守護唯色,沒有你不行!

首先要替唯色澄清的,她作為達賴喇嘛的「不知疲倦的孩子們」之一,她一直選擇的是「中間道路」,以中國各民族的和解與和諧為念,要求身為中國公民的權利。



目前的中國境內所發生的事情,2008年三月以來對於藏地的鎮壓,新疆的種族仇恨與對立演變成盧安達程級,背後的深層理由與心態,對於身在台灣的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比方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種對外人懷疑歧視的心態;或者是「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對於統一即代表富國強兵,國力強大--那種未經過實驗即成真理的迷信;或者,對於中國把從來沒有治理過一天的台灣,視為自己的禁臠,動輒稱之為「我國台灣」之霸道野蠻,我們都有切身的體驗。也難怪我輩台灣人皆對「大一統」這個名詞感到戒慎恐懼。



然而,假如大一統不是像中國那樣的搞法呢?有沒有可能不但不是玉石俱焚,失去了自己國家的自治與主體性,並且還繁榮發展,更上層樓?這個遼闊的世界當然有這樣的例子,那就是蘇格蘭與英格蘭。



在這篇文章中,我試圖以蘇格蘭的歷史為例,檢視小國面對大國時,如何在獨立或統一的過程之中,保持主體性。第一部份描述蘇格蘭建國的史詩,看蘇格蘭的先人如何為保有自由而不懈地努力;第二部份,則檢視蘇格蘭與英格蘭共組大不列顛的共榮與成就,旨在反駁中國目前民族政策思考上,「自治必定會造成分離」之謬論,另有中國學者所認為「民族區域自治」之前例只限於蘇聯、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蘇格蘭的例子足以證實其立論之偏狹。我欲申論以民族自治為基礎的大一統,事實上真有可能雙贏。



然而必須強調的也是,我亦是在蘇格蘭的例子中,看到民族主體、國家主體性的重要,並主張不管台灣未來如何,我們現在必得為我們的獨立與自由繼續奮鬥下去。





第一部:蘇格蘭獨立戰爭

在蘇格蘭建國的過程裏,可以見到弱小國家企求建立自己的身份與認同的過程。其中的堅苦卓絕,含莘茹苦,比起台灣近幾年爭取獨立的奮鬥,圖伯特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為建立獨立國家的努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歷史的開頭,蘇格蘭與英格蘭就有不同的發展。公元43年,羅馬帝國大軍成功入侵英格蘭,並且平定了東部布狄卡(Boudicca)女王的叛亂後,北方的「加勒多尼亞」(Caledonia)還是保持自由。此地區的人,除了低地所居的皮克特人以外,就是來自愛爾蘭島、說著蓋爾語的蓋爾人(Gaels)也在西邊的群島上建立起自己王國。公元84年,羅馬軍隊決定繼續北征,遇到北方部族的激烈抵抗,在西北部的高原打了非常慘烈的一役,羅馬軍隊雖然獲勝,然而最後因 羅馬帝國內部的動亂,未能殖民此地;羅馬皇帝並於122年興建「哈留良長城」(Hadrian's Wall),直到公元430年羅馬軍隊撤離為止,城牆以北都被定義為「野蠻」之地,相對於羅馬帝國的「文明」。然而,蘇格蘭也發展了自己的文明,在公元536年,基督教的信仰由聖哥倫巴(St. Columba)從愛爾蘭帶來,並廣為傳播。




哈留良長城。



中世紀蘇格蘭第一個王國,就如同許多國家的建立一樣,是由外敵所逼迫。公元635年,英格蘭中部的盎格魯王國北侵,皮克特部族聯合起來,誘敵深入高地加以殲滅,稍後建立起皮克特王國(the Kingdom of Picts)。公元834年,來自海外的維京人搶劫虜掠不列顛大島,肯尼斯‧馬克亞平(Kenneth McAlpine)領導部族擊退維京人變成皮克特王,稍後,他的孫子康斯坦丁二世(Constantine II)除去了篡位者,改國號為阿爾巴王國(the Kingdom of Alba),阿爾巴為蓋爾語(Gaelic)的蘇格蘭之意,蘇格蘭王國於焉誕生,年代為公元900年。




敦那塔城堡(Dunnottar)。


康斯坦丁二世即位首先面對的,就是與南方鄰居英格蘭的戰爭。安格蘭國(Angleland,後來變成England)的國王、日耳曼裔的國王愛瑟斯坦(Athelstan)決意完成羅馬人未竟的雄心,統一不列顛大島。公元934年,愛瑟斯坦揮軍北上,軍隊圍困了敦那塔城堡(Dunnottar)的蘇格蘭王,康斯坦丁不得不投降,尊愛瑟斯坦為自己的領主。然而康斯坦丁並沒有打算就此臣服,他決定跟維京人聯盟。三年後,公元937年,在英格蘭的布魯那伯一役(Battle of Brunanburh)攻擊安格蘭軍。後者雖然獲勝,但也元氣大傷,對北方領土確定無力管轄,蘇格蘭因此確保了獨立不受南方王國的統治。然而這個模式--英軍北侵、蘇人臣服、反叛、尋求與外國連盟、反擊--的模式,將會再度重覆。



王室繼承危機、英格蘭的野心

蘇格蘭獨立地位的最大危機,發生在一二九零年代,蘇格蘭王亞歷山大三世於1287年去世。他生前,由於其子嗣早夭,他曾指定決定王位應該由遠嫁挪威國王的女兒所生之孫女來繼承,沒想到這個小女孩卻於1290年死於從挪威渡海前來的旅途之上。蘇格蘭的王位後繼無人,轉變為一大危機,可能引發內戰。




長腳愛德華一世,又稱「蘇格蘭人之鎚」(Hammer of the Scots)


攝政的護國士(the Guardians)於是請亞歷山大的妻舅,有威信又深諳法律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Edward I)來決定該由哪一位有遠親關係的貴族來繼任。沒想到,愛德華竟然轉而要求蘇格蘭王位候選人必須先承認他為共主(overlord),否則他不予裁決。諸位蘇格蘭貴族唯恐失去資格,不得不俯首稱臣。於是愛德華不費一兵一卒,成為了蘇格蘭的統治者。



約翰‧貝里歐(John Balliol) 由愛德華選定為蘇格蘭王。然而他一即位沒多久,愛德華就開始插手管蘇格蘭的事情,不僅干涉司法裁判,還要求蘇格蘭派兵加入英軍到法國去打仗,並且增加賦稅。蘇格蘭前此從來沒有被一位英格蘭王直接統治過,深感「是可忍,孰不可忍」,紛紛起來反抗。1295年,蘇格蘭與英格蘭的交戰國法國簽定了聯盟關係(the Auld Alliance )(註1),此舉已經背叛了之前對愛德華效忠的誓言,愛德華立刻派出軍隊攻擊邊界城市、中古時代經濟規模僅次於倫敦的大城伯瑞克(Berwick-upon-Tweed),此城雖然投降,然而愛德華毫無憐憫,屠城兩天,血流成河,男女老幼倖免者寡。



接著,英軍繼續北進,大敗蘇軍於鄧巴(Dunbar),國王貝里歐不得不投降。然而投降對愛德華卻是不夠的,他摘下了貝利歐的王冠,還把他衣服上的王室紋章撕下,徹底予以羞辱,稱他為King Nobody。貝利歐國王,以及其他被俘貴族被送入倫敦塔,稍後遭流放。



做到這種程度還不夠,愛德華的野心是徹底消滅蘇格蘭國家象徵,使之成為自己的領土,就如同他先前消滅威爾斯王室一樣:他取走了加冕蘇格蘭國王的命運之石(the Stone of Destiny)、聖瑪格利特的黑色十字架(the Black Rood of St. Margaret),甚至有加冕蘇格蘭國王特權的法夫子爵(Earl of Fife)也被他劫到英格蘭去。




目前已經物歸原主的「命運之石」。


獨立戰爭的序幕:永遠的英雄威廉華勒斯

然而愛德華的征服大夢畢竟事與願違。一年之內,1297年,蘇格蘭各地反叛峰起,北有安竹默瑞(Andrew Murray ),南有威廉華勒斯(William Wallace),開啟了蘇格蘭獨立戰爭的序幕。其中最有名的一役,就是威廉華勒斯所領導的業餘隊伍,只憑著長矛與戰略,在史德靈橋(Battle of the Stirling Bridge)打敗盔甲厚重、訓練有素的專業騎士軍隊。這在中古歐洲是聞所未聞的一件事,驚人的勝利。此役後,華勒斯成為護國公,並率領軍隊深入北英格蘭,侵擾攻擊,卻沒有辦法攻下英格蘭皇室的城堡。



愛德華並未死心,1298年捲土重來。這一次他在福爾科克(the battle of Falkirk)打敗了威廉華勒斯,後者在戰敗後不得不辭去護國士之職。然而許多蘇格蘭人還是繼續反抗英國的統治。接連六年,愛德華每年都北上,整編軍隊,攻城略地,把蘇格蘭南部變為焦土,所過之處,留下長遠的仇恨。比方說蘇格蘭西南部的蓋勒威(Galloway),凱拉文拉克(Caerlaverock)城堡中的三百人,全部被吊死於護城牆外。愛德華還想辦法建造愈來愈大的攻城機器(trebuchet,投石機)來摧毀蘇格蘭的城堡,史特靈城堡一役演變為戲場,雖然此城中人已經投降,愛德華不管,因為他特地為宮廷中的婦女建造觀賞台非得派上用場,城堡還是慘遭大型的攻城機摧毀。




凱拉文拉克城堡。

攻打史德靈城堡的投石機再製模型,愛德華一世為此機器取了仿若鍾愛獵犬名字:戰狼(Warwolf)。


除此之外,愛德華也在外交上設計將蘇格蘭消滅,他於1301年向教廷(等同於中古時代的聯合國)申訴,流放的貝里歐不是什麼蘇格蘭王,因為蘇格蘭已經不存在了。蘇格蘭的主教們立刻採取行動。蘇格蘭的教會不像英格蘭主教完全臣服於英王,他們享有獨立於國王的權力,所以假如蘇格蘭變成英格蘭的一部份,他們將來就必須臣服於英格蘭的大主教了。不想受英格蘭教會的管轄,擁有可以直接向教皇訴願特權的蘇格蘭主教們,立刻派出懂得法律的使節到教廷去向教宗申訴,說蘇格蘭自古為與眾不同的一個民族,並詳述愛德華在蘇格蘭所犯下的暴行,教宗對蘇格蘭相當同情,判決貝里歐還是蘇格蘭王,應該回到蘇格蘭去即位。



然而貝里歐已經灰心喪志,不想再回到蘇格蘭去,寧願留在法國終老,蘇格蘭王雖然未死,然而卻沒有辦法幫助蘇格蘭了。1304年在史特靈城堡被圍的戰役之中,一旁的修道院內,格拉斯哥主教威夏(Bishop Robert Wishart),暗中與有王位繼承資格、時年二十九歲的羅伯特‧布魯斯(Robert Bruce,1274-1329)協商,假如他願意出來領導反抗,就封他為國王。



另一方面,經過了六年的戰爭,蘇格蘭的貴族覺得筋痺力盡,打算跟愛德華講和,愛德華勝利在即,居然一改作風,寬大為懷起來,答應只要奉他為王,就可以保留原來的土地與特權。蘇格蘭所有的貴族皆降,只有華勒斯與他的追隨著拒絕向愛德華輸誠。1305年,華勒斯被蘇格蘭貴族逮捕,被送到倫敦。在西敏寺,愛德華下令組成的法庭指控他叛國,華勒斯反駁,說他從來未向愛德華宣誓效忠。然而他的罪未審先定,被處以英國中古歷史的最極刑(Hung Drawn Quartered),屍體被切成四大塊,被送到蘇格蘭的四大城鎮示眾。




位在史特靈城堡的威廉華勒斯彩色玻璃。

史特靈的華勒斯紀念碑。


王者出世:巴那克本一役大敗英軍

1306年3月羅伯特‧布魯斯受主教威夏的加冕,即位為王。然而,他的即位也代表竄位,忠心於貝里歐王的康明家族(the Comyns)與他干戈相向,他兩邊受敵,不只要對付英格蘭軍隊,也必須解決康明家族的不服。面對英軍的首役,是同年六月的梅斯文戰役(Methvan),他被愛德華的軍隊連夜偷襲,損失慘重,蘇格蘭的主教們被俘,他的妻子女兒姐妹稍後被捉,落入英人手裏,他往西逃到陸地的盡頭,甚至不得不渡海,躲藏在愛爾蘭海上的小島。



然而他消失的這段時期,也許最神奇的轉變是他再出現時,不再是一個遵守中古世紀交戰規則的騎士,而變成游擊戰、打帶跑的策略家。命運之輪也似乎開始轉向了,他在戰場上(Glen Trool and Loudon Hill. )取得勝利。命運女神的真正微笑,也許是在1307年,長腳愛德華一世、「蘇格蘭人之鎚」(Hammer of the Scots)在前往蘇格蘭的征途上過世,他的兒子愛德華二世宣布停戰兩年。



雖然不必再面臨可怕英格蘭戰爭機器的進逼,布魯斯的建國工作仍然未完成,首先,他必得繼續平定康明家族的反對勢力,取得蘇格蘭貴族的支持,還得消除蘇格蘭境內的英格蘭勢力。其二,他必須讓英格蘭國王、教廷確認蘇格蘭的獨立地位。其三,為了確保蘇格蘭的獨立,必須解決繼承問題,亦即,他必須生下合法的子嗣。



第一點他可以開始進行,本來不支持他的蘇格蘭人,因為他高舉反抗英格蘭的旗幟,又是唯一打敗英軍的力量,開始漸漸投到他的門下。第二點,毫無進展。第三點,根本不可能,因為他的妻子還在英格蘭的修道院裏囚禁著。



在布魯斯的領導下,蘇格蘭軍開始慢慢克復英人所統治的城堡,最後只剩下兩個城堡未攻下,那就是史特靈城堡以及伯瑞克城堡。史特靈城堡的守城者已經到了守不住的邊緣,向英格蘭請求支援。1314年愛德華二世不得不回應支援,他舉軍北上,然而所遭遇的蘇格蘭軍隊不只身經百戰,而且深諳戰略,在巴那克本一役(Bannockburn),英軍慘敗,潰不成軍,愛德華二世僅以身免,僥倖逃出。



這場戰役確立了布魯斯作為蘇格蘭國王的地位,終結了英格蘭的統治野心。更好的是,戰役之人質的交換,也換回來布魯斯的王后、女兒、之前被俘的蘇格蘭主教等等。然而,讓蘇格蘭獨立地位獲外國的承認,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愛德華二世雖然沒辦法克復蘇格蘭,卻開始他的第二戰場,外交戰--直接向教皇陳情。




巴那克本戰役的紀念郵票

巴那克本戰役的紀念碑


外交上的僵局

1318年,蘇格蘭人發現,英格蘭人已經說服了新上任的教宗,說兩國的戰爭,完全是蘇格蘭的錯,教皇於是下令懲罰蘇格蘭,布魯斯、與他的主教被革除教籍,教皇還下令在每一個英格蘭教會裏,每天舉行三次詛咒羅伯特布魯斯的儀式。1320年,蘇格蘭遣使送了一封信到教廷,這就是蘇格蘭史上最有名的文件:阿布羅斯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Arbroath),其中不僅定義蘇格蘭國王與人民的關係,乃是一份契約關係,宣稱蘇格蘭的人民同意了布魯斯為王,然而假如布魯斯背叛了他們,他們一定會把他趕走,另立新王。「因為只要我們有一百個人活著,我們絕對不願意受到英格蘭任何程度的統治。因我們不是為了財富、榮耀、爵位而戰,單單只為了沒有人願意失去,唯有以性命捍衛的自由。」(註2)


蘇格蘭國家檔案館裏的阿布羅斯宣言。

阿布羅斯修院(Arbroath Abbey)。



教皇讀了這封信,居然被說服,同意暫時不把布魯斯開除教籍,下令英格蘭與蘇格蘭應該展開協商。1321年3月,協商在班伯拉(Bamburgh)舉行,教廷與法國都派人到場觀察。雙方針鋒相對,辯論內容至少有一部份我們聽了也會覺得耳熟能詳:英方表示蘇格蘭自遠古以來一直屬於英王統治。蘇格蘭反唇相譏,說英格蘭的王位乃是在1066年被「雜種威廉」(William the Bastard,指征服者威廉,英格蘭的威廉一世)所篡奪,正統應該是威塞克斯王室,而只有布魯斯才是該王室目前的傳人。當然辯論毫無結果,沒有人被對方所說服。一個月後,布魯斯收到了教廷的除教籍令,靈魂永不得救贖。接下來的六年裏,教廷的外交戰繼續,只要蘇格蘭一有進展,英格蘭就有辦法加以破壞。唯一的區別是,1324年王后伊莉莎白終於產下一子:大衛(David II of Scotland, 1324-1371),布魯斯所建的王國終於後繼有人。




轉機與勝利

轉機,終於在1327年1月20日到來,愛德華二世被他的王后與英格蘭貴族聯手罷黜,二星期後,其子愛德華三世即位。這是蘇格蘭的大好機會,此時已經老邁又疾病纏身的布魯斯集中最後的力氣,在八月時率軍包圍英格蘭北部諾森布里亞(Northumbria)的城堡諾蘭(Norham),英格蘭面臨北部領土被蘇格蘭佔領的威脅,不得不與蘇格蘭談判,後者於10月提出條件,要英格蘭永久承認蘇格蘭的獨立地位,而為了表示誠意,愛德華三世的妹妹瓊(Joan)應該與布魯斯的幼子大衛聯姻。



1328年3月17日,雙方終於在愛丁堡荷里路德修院(Holyrood Abbey)定約。蘇格蘭經歷三十二年的堅苦卓絕,忍辱犠牲,終於取得勝利。教廷也同意解除對蘇格蘭國王逐出教會的禁令,並且承認蘇格蘭的獨立。1329年,蘇格蘭王羅伯特一世去世,兒子大衛於同年6月17日即位。這次新王的即位,還是沒有命運之石的加持(英格蘭還是沒有歸還),然而卻得到了教廷的聖油加冕--在基督教的世界裏,教皇的聖油所加冕的國王,若遭推翻,即犯下了大罪(mortal sin)。英格蘭與法國都有自己的聖油油瓶,終於蘇格蘭也得到了自己的一瓶。



然而三年之後,英格蘭軍還是北侵蘇格蘭;此後兩百年,英格蘭的國王--如愛德華四世(1442-1483)、亨利八世(1491-1547)--都有成為併吞蘇格蘭的野心,不是策反蘇格蘭的貴族,不然就是赤裸裸地帶兵侵略施壓。難怪此時期的吟遊詩人瞎子哈利(Blind Harry, 1440-1492)寫下了威廉華勒斯的長篇史詩,希望所有的蘇格蘭人不可以忘記祖先為求得獨立而努力與犧牲。




好萊塢電影《英雄本色》即是根據盲詩人哈利的詩改編。


雖然英格蘭國王如此無所不用其極,蘇格蘭的獨立地位已經確立,難以動搖,一直到1707年的聯合法案為止。而布魯斯辛苦、忍辱建國的這二十二年,可以說是蘇格蘭歷史上的最重要一章。因為沒有獨立的蘇格蘭,蘇格蘭的文化、宗教信仰與法律、社會制度,極可能會面臨與威爾斯等其他凱爾特民族一樣的命運,那就是被英格蘭所宰制同化,數百年後的現今,仍然必須努力重新建國,以恢復失去的語言與文化。






註1:the Auld Alliance(老聯盟),蘇格蘭與法國所定下的戰爭同盟,中古時期的蘇格蘭常常選擇與法國的利益一致,例如在英法百年戰爭之中,與法國並肩作戰,面對英格蘭軍隊:例如,1420年,蘇格蘭孤軍七百人守在梅藍(Melun),面對英王亨利五世的兩萬的圍城大軍。至今,蘇格蘭人仍然受邀至當年的法國戰場舉行紀念與慶祝的儀式。此同盟關係,一直到1560年的《愛丁堡條約》才終止,因為蘇格蘭受到宗教改革的影響,教會已經成為新教,不再願意與天主教的法國結盟了。

註2:原文:"For so long as 100 of us remain alive, We will never in any degree be subject to the rule of the English. For it is not for glory, riches or honour that we fight. But for liberty alone, which no good man loses, but with his life." - Declaration of Arbroath


參考:Neil Oliver, A History of Scotland,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9. 這本書是BBC Scotland斥資兩百萬英鎊製作的同名電視節目之周邊產品。目前,在YouTube網站上可以看到1-6集。請點:http://www.youtube.com/watch?v=8hG01ZzlKxI

BBC也製作了相關的網站,本文的圖片皆是從該處下載:BBC Scotland's History
http://www.bbc.co.uk/scotland/history/


同じカテゴリー(行動與抗議)の記事

Posted by rosaceae at 16:57 │行動與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