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08日
在圖伯特的雅魯藏布上築水壩
台灣懸鉤子:本文是翻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環境學者,扎西茨仁(Tashi Tsering)先生於圖伯特高原博客(Tibetan Plateau Blog)發表的文章。此文中,他將西藏自治區主要河流的水電計畫全部畫了出來,並且認為在藏布峽谷(如墨脫)將雅魯藏布的水汲引到中國(如:西藏之水救中國、大西線工程等)將是違反物理定律,也將所費不貲,若理性考量,應該是沒有經濟效益的。

圖說:雅魯藏布-布拉馬普特拉的大拐彎。圖片來自:www.imagico.de
Damming Tibet's Yarlung-Tsangpo river
by Tibetan Plateau blog
在圖伯特的雅魯藏布上築水壩
作者/Tibetan Plateau blog
日期/2010年5月24日

圖說:雅魯藏布-布拉馬普特拉的大拐彎。圖片來自:www.imagico.de
Damming Tibet's Yarlung-Tsangpo river
by Tibetan Plateau blog
在圖伯特的雅魯藏布上築水壩
作者/Tibetan Plateau blog
日期/2010年5月24日
The Tibetan Plateau blog 呈現位於圖伯特境內的「藏布-布拉馬普特拉河」( Tsangpo-Brahmaputra (ཡར་ཀླུངས་གཙང་པོ༑) )上游水力發電計畫的初步圖。我們希望這張地圖能夠為最近國際間對此事的討論,略盡棉薄,並澄清中國對此河的河水控制計畫所引起的一些誤會。

(請點擊放大)
這張圖也顯示南亞其他數條跨國河流之上游的水力發電計畫,也就是印度河(圖伯特境內的名字:Senge Khabab 森格藏布,即獅泉河)、蘇特列支河(Sutlej,又寫成薩特累季河,圖伯特境內的名字:Langchen Khabab 朗欽藏布,即象泉河)、卡納利河(圖伯特境內的名字:Karnali,Mabcha Khaba 馬甲藏布,即孔雀河 ),阿潤河(Arun,圖伯特境內稱為Bumchu,朋曲),蘇班西里河(Subansiri,Loro Chu/ལོ་རོ་ཆུ་ 羅若曲,又稱 Jya Chu/བྱ་ཆུ 霞曲 )。這是一系列圖伯特高原的水力發電計畫圖的最後一張。之前的幾張圖分別顯示薩爾溫江、湄公河與長江上游;黃河;涼曲(Nyagchu)又稱雅礱江,也包括圖伯特高原的東部邊緣地區。一如以往,歡迎讀者更正或補充說明。
雅魯藏布-布拉馬普特拉上游的水壩情況(status),顯示已經有十座水壩峻工,三座目前正在施工,七座正在積極考量的階段,而有八座的案子已被提出。在印度河、蘇特列支河、卡納利河三條河的上游分別各有一個水力發電站已經完工。朋曲河上有五個大型的水壩興建計畫被提出,而羅若曲(蘇班西里河)之河谷另有一個大型的水壩計畫被提出。

圖說:朋曲上已提案的五個水力發電站:分別是康工、曲當、聶當拉、拉鄉、沙里。
雖然圖中顯示了較大型的水力發電計畫與一些較小型的計畫,然而此區有許多小型的水力發電計畫,所發的電與任何大型的高壓輸電線路網都沒有連結。許多圖伯特人從過去到最近,都過著沒有電的生活,而還有許多人仍然過著這樣的生活。圖伯特高原上的水壩與電力傳輸線如何建造,是有一個發展模式的--小型、中型的水壩會先建造,以為將來建造大型水壩作基礎。目前,讓圖伯特人用得上電的努力,主要的動機是要蓋大型的水力發電站,以萃取資源,發展基本建設,最終的目的乃是要供應用電孔急的中國沿海城市。
有關於本圖上博伊(藏文)與中文名字的小註:這張圖顯示地方、河流、山脈、與湖泊的名字都用博伊。然而水力發電計畫都是用中文名字標示的,除了目前尚不知道的計畫之外。使用中文名字的主要原因是,這些水力發電計畫都以其中文名字較廣為人知,而對於研究者而言也比較容易在地圖上找到(較不混淆)。
雅魯藏布-布拉馬普特拉
藏布-布拉馬普特拉是圖伯特/中國、印度與孟加拉三國共享的一條主要國際大河。在圖伯特高原上,該河從西流到東,經由圖伯特南部,從神聖的岡仁波齊峰附近的源頭,一路奔流至大拐彎後,向北流,再突兀地作了U型的大迴轉,向南進入印度,然後再流到孟加拉。水文上,此河與南亞的廣大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梅克納(Meghna)盆地是連結在一起的。
一直到最近,雅魯藏布都被認為是一條沒有水壩的河流。中國已經正式宣布要在此河的中段興建五座水壩,包括目前正在興建的「藏木水電站」,引起了印度極大的憂慮。住在河谷的圖伯特人、也是自古以來一直利用河水的居民,他們的聲音在這場國際討論中卻缺席了,這是一件應該譴責的事情,特別是因為他們在歷史、宗教、經濟上與此河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雅魯藏布江與圖伯特文明的歷史、地方宗教信仰、習俗,以及最重要的,圖伯特認同有密切的關係。如同尼羅河之於埃及,雅魯藏布也可以被當作圖伯特文明的搖籃。雅礱河谷是圖伯特最古老君王們的家鄉,他們的王朝被後人稱之為雅礱王朝。從雅魯藏布的源頭,神聖的岡仁波齊山附近以下,此條河的河谷星羅棋布著許多神聖的地點、過去佛教上師觀想修行的洞穴、靈修的隱谷(beyul)等等。這條河也出現在圖伯特作為一個平躺的羅剎魔女(སྲིན་མོ་གན་རྐྱལ༑)的著名圖畫裏面。

藏布峽谷:白瑪崗(Pema Koe)的聖地
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又稱為藏布峽谷,以「地球上最後的秘境」,以及可能擁有世界上最豐沛的水力發電潛能,而吸引了國際的注意力。整個十九世紀,地圖製作者都無法確定雅魯藏布江是否從此峽谷的另一頭流出,從而變成布拉馬普特拉河、或者是伊洛瓦底江、還是其他河流。由隆白(Lungpe (ལུང་དཔེ་), )以下,雅魯藏布進入了世界上最險峻、最廣大的峽谷之一,峽谷之源頭是東喜馬拉雅山兩座最高峰,7756公尺的南迦巴瓦峰(Namchak Barwa)與7294公尺的加拉白壘峰(Gyala Pelri)之間四千九百公尺的缺裂口。當雅魯藏布經過了這個大拐彎,陡降兩千五百公尺的高度時,此段的峽谷被認為是水力發電的理想地點。關於在此地點建設世界上最高強的水壩,以及在此地點將河水改道的計畫(下文將會討論),一直是下游國家非常關切的議題。
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也因為它是世界上植物種類最多樣化的地區而聞名於世。雖然我們很難想像植物學家如何在這個難以旅行的角落進行研究,如何把這麼多種不同植物的數量累積起來,這個中國官方的網頁讚揚此地擁有三千七百種植物物種,並且強調此區的「植物富有原始的性質」。大拐彎的生態完整,對於喜馬拉雅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熱點)最為豐富,但也最瀕危地區的環境保存,乃是至為關鍵的。(譯按:請參考喜馬拉雅生物多樣性熱點的網頁。)
對於圖伯特人而言,大拐彎地區又稱之為白瑪崗(Pema Koe),也是把佛教帶到圖伯特的印度佛教上師──古汝仁波切──蓮花生大士所曾經加持的最神聖隱谷。數代有殊勝法力的佛教上師在此地發現了「伏藏」 (གཏེར་མ་) 的地點,並且數次旅行於白瑪崗隱谷的數個不同的靈修大門。圖伯特人也認為此區域是護法金剛亥母(Dorje Phakmo, Vajra Yogini)的家鄉。
與圖伯特的地圖被描繪為一個躺臥的魔女相類似的,這個登山健行的團體描述白瑪崗地區的神聖地理就是金剛亥母的身軀:「她的頭是崗日岡波[Kangri Kangpo,潔白雪山],她的胸乳分別是南迦巴瓦峰與加拉白壘峰。她的身軀下部份位於陽桑曲(Yangsang) ,白瑪崗的最深處,也就是阿魯納洽爾邦的上帝杭區(Upper Siang region)。在帝杭(藏布)與陽桑曲(Yangsang)合流之處,神聖的三角地帶就是金剛亥母的私處。」這些信仰與朝聖的習俗,對於全世界各地的數百萬佛教徒具有宗教與文化的重要性。

圖說:擬議中的墨脫水壩細部圖。圖中的黑色三角形即為南迦巴瓦峰。
雅魯藏布-布拉馬普特拉大拐彎處的水力發電站
本地圖上顯示了兩個利用大拐彎水力發電潛能的方案:墨脫與大渡卡(Daduqia)。墨脫的隧道將從隆白開始,止於墨脫鄉。大渡卡從派鎮(Pe (ཕད་) )附近開始,止於印度邊界附近的地東村(Digdong (སྡིག་གདོང་))。而在這兩個計畫之中,中國很有可能在中文稱之為墨脫(博伊羅馬拼音為Metog)附近建造三萬八千兆瓦特(38,000 MW )的水力發電站。這個計畫從經濟與工程觀點,都是可行的,然而,假如中國政府決定在隧道的尾端建造一個大型的水壩,那麼因為這個水庫的規模龐大的緣故,就會涉及重大的環保與地震問題。本地圖上將此這個計畫歸類於積極考慮的階段,乃是參考各方資料與證據所作出的評估。這個水電站計畫,在附近的水壩興建完成、可以供應建造此超級大壩的電力後,再配合超高壓電力傳輸線施工完成後,很有可能就會開始興築。雖然2003年7月新華社報道關於此區前期評估的文章,在線上已經看不到了,網路上卻還有其他好幾篇相關的證據,包括討論此計畫的官方、學術、與其他專業的網站。下面附加說明的是一張「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所提供的地圖,已經畫出了墨脫計畫所產生的電力,與中國超高壓電力傳輸線連結起來的預想圖。

任何與水力發電計畫有關的隧道,長度大約是十五公里到二十五公里長,或類似於目前正在涼曲(雅礱江)上建造的錦屏二級計畫。這些計畫中的隧道,很有可能會與下游的大型管線連結起來,好把河水輸送經過一些發電機,才到達大拐彎的下半部。而到了此地後,很有可能也會在此大彎的大峽谷區建造一個大壩(墨脫)。另外一個可能的方案,在地圖上顯示為「大渡卡」,則是完全不興建任何大水壩,而是充分利用兩千四百公尺的高度落差,然而此計畫已經靠近印度邊界,如果兩國衝突再起,此計畫就會成為一太過明顯的目標。地圖上所呈現的隧道路線細節,是推理出來的,然而筆者卻很有自信,因為這是根據中國的工程師一定會想辦法儘量擴大此計畫的發電效益的假設而定的。
在大拐彎興建大水壩的最大危險,來自於地震活動。喜馬拉雅與圖伯特高原,是由於板塊撞擊所形成的。因為如此,地震在圖伯特並非不尋常的事情。墨脫水壩可能興建的所在地,墨脫鄉,在2008年帶走九萬條人命的嚴重四川大地震發生之前,就曾經發生過「中級」的地震。最近玉樹所發生的地震,還有創古水壩所發生的龜裂,鑑於大拐彎已經非常接近印度,因而對於住在下游的印度與孟加拉人民,是令他們感到憂心忡忡的前例。中國政府的地震專家范曉(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也曾經表示,斷層線上的人為活動,例如一個大型人造湖泊的重量,可能會引發地震。
藏布-布拉馬普特拉河的引水構想
從大拐彎處,利用數千公里的運河,將雅魯藏布江之水導引至黃河、長江、甚至戈壁沙漠的各種構想,已經不只一次提出。提出這樣想法的關鍵人物有兩位:郭開,他是一位退休的人民解放軍將領【原文如此,實為有過軍旅生涯的民間水利師】,他的想法由李伶所撰寫的《西藏之水救中國》出版(於2005年12月出版);以及「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的創辦人與特別顧問」中島正樹先生(Masaki Nakajima),他首先於1977年向「全球環境基金」(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Fund)提出了一個五千億美元的計畫(請見B. G.Verghese in Waters of Hope, pp. 188-189. 譯注)。這些提案並沒有畫在地圖上,因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政府的興趣,也因為這些想法並不實際,經濟效益也不大。
雖然中島正樹與郭開是這類構思的主要兩位始作俑者,確實還有其他人也提案,要從藏布-布拉馬普特拉引水到中國其他地方。一度曾經引起「官方」興趣的唯一計畫,是構思從澤當(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澤當市)附近引水,此地位於河流的中游三千五百公尺處,建造一條隧道進入尼洋河谷(Nyang valley),再從那裏最後流進黃河。這個計畫將依賴重力作用,以及大拐彎處的一個水力發電站所產生的電力,才有辦法將水導引到指定的地點。這個計畫已經被正式取消了。還有其他「非正式」的提案,包括把圖伯特的不同河流全部連結起來,好像它們是可以通向四面八方的街道一樣。
對大拐彎地區的地形作一仔細的研究,以及從「谷歌地球」(Google Earth)裏規劃可能的運河路線,都顯示物理學定律將不容許依照上述提案從大拐彎處將河水導引開來。例如,一個像墨脫(海拔高度八百五十公尺)這樣的水庫,對於利用大拐彎的高度落差是很理想的,水流到這裏已失去兩千公尺的高度,又要在此將水再運過高低不平的各高峰山脈--透過數千公里的運河。有些人也許會頑固地爭論,在此處導引水流是有可能的,只要使用墨脫,再加上易貢-帕隆河上所興建的所有水壩加起來所產生的超強電力,還有利用「和平的核子爆炸」在此區高山裏鑽出隧道,那麼就可能做得到。即使這些事都是可能的,鑑於從其他的河流處導水更加容易,以及在大拐彎處進行水力發電的主要吸引力,是為了經濟發展,而不是為了將水導到其他地方,那麼為了這樣做而耗費龐大的費用,事實上沒有道理,無法自圓其說的。另外一個主要的問題是圖伯特高原的氣候,在冬天與春天時氣溫低於零下,恰好是北中國最需要用水的時候。
雅魯藏布的中游

這一段是目前重大發展計畫正在發生的地點。發電量510兆瓦(510MW )的藏木水電站正在興建,而其他三個水電站,冷達(གླིང་མདའ་ 又稱嶺達)、仲達(སྒྲོམ་མདའ་ )、朗鎮(Langzhen)已經開始進行準備。工程本身可以在幾年之內就開始。加查(རྒྱ་ཚ་ or Gyatsa)水電站也打算在近期動工。目前看起來街需水電站將會最後才興建。又因為「街需水電站」位在六個階梯水電站的最上游,也是最後才會興築的水壩,很有可能會建成一個大型的水庫,以保證下游眾水壩有穩定河水流量。
下圖是一張是由美國衛星GeoEye所拍攝的藏木水電站的高解析圖像,其附加的說明是由Tibetan Plateau blog 的顧問之一所撰寫。本博客為這些說明負完全的責任。

圖說:水壩左邊三分之一會先建造。一旦完工,圍堤(coffer dam,又稱圍堰,在河流等施工而臨時建造的不透水建築物)會放置在主要河道裏,並將水導向已建完成的三分之一,再興建剩下的三分之二。
易貢(河)與帕隆(河)
這兩條雅魯藏布的支流上的水電站,目前正在進行水壩地點規劃的考量。這些水電站的完成,很有可能是發展墨脫水電計畫所必需的。本站地圖上所畫出的地點,是根據「中國水電顧問集團」(Hydro China)的網站上的一張地圖所畫出來的。因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這張地圖上所顯示的水電計畫名字之字體小到無法解讀,因此本部落格是用附近城鎮的博伊名字,來指稱這些將來有可能進行水電開發的地點。

圖說:在易貢(Yiwong)上,目前規劃的水電站由左至右分別是:嘎踏弄(Sangba)、村達(Lhari)、尼屋(Nyewo)、夏曲藏布(Drakke)、易貢(Yiwong)、索通(Sothang)、波密(Pome)、松宗(Sumdzom)。
譯注: B.G. Verghese, Himalaya-Ganga Cooperation for a Billion People, Oxford-IBH, Delhi, 1990. (維吉斯,《希望之水:為了十億人民的喜馬拉雅-恆河合作計畫》,德里,1990年。)
表一:雅魯藏布(中文: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
表二:雅魯藏布的支流:熱振河、榮曲、吉曲(中文:拉薩河)、Nyangchu(年楚河)、塘河、Drakchu(中文:巴河)、直貢、帕隆、沃卡
表三:森格藏布(印度河)、 朗欽藏布(蘇特列支河)、 馬甲藏布(卡納里河)、朋曲(阿潤河)、羅若曲(蘇班西里河)

圖說;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的水電站。分別是森格藏布(印度河)上的獅泉河,朗欽藏布(蘇特列支河)上的扎達,以及馬甲藏布(卡納里河)上的普蘭。

(請點擊放大)
這張圖也顯示南亞其他數條跨國河流之上游的水力發電計畫,也就是印度河(圖伯特境內的名字:Senge Khabab 森格藏布,即獅泉河)、蘇特列支河(Sutlej,又寫成薩特累季河,圖伯特境內的名字:Langchen Khabab 朗欽藏布,即象泉河)、卡納利河(圖伯特境內的名字:Karnali,Mabcha Khaba 馬甲藏布,即孔雀河 ),阿潤河(Arun,圖伯特境內稱為Bumchu,朋曲),蘇班西里河(Subansiri,Loro Chu/ལོ་རོ་ཆུ་ 羅若曲,又稱 Jya Chu/བྱ་ཆུ 霞曲 )。這是一系列圖伯特高原的水力發電計畫圖的最後一張。之前的幾張圖分別顯示薩爾溫江、湄公河與長江上游;黃河;涼曲(Nyagchu)又稱雅礱江,也包括圖伯特高原的東部邊緣地區。一如以往,歡迎讀者更正或補充說明。
雅魯藏布-布拉馬普特拉上游的水壩情況(status),顯示已經有十座水壩峻工,三座目前正在施工,七座正在積極考量的階段,而有八座的案子已被提出。在印度河、蘇特列支河、卡納利河三條河的上游分別各有一個水力發電站已經完工。朋曲河上有五個大型的水壩興建計畫被提出,而羅若曲(蘇班西里河)之河谷另有一個大型的水壩計畫被提出。

圖說:朋曲上已提案的五個水力發電站:分別是康工、曲當、聶當拉、拉鄉、沙里。
雖然圖中顯示了較大型的水力發電計畫與一些較小型的計畫,然而此區有許多小型的水力發電計畫,所發的電與任何大型的高壓輸電線路網都沒有連結。許多圖伯特人從過去到最近,都過著沒有電的生活,而還有許多人仍然過著這樣的生活。圖伯特高原上的水壩與電力傳輸線如何建造,是有一個發展模式的--小型、中型的水壩會先建造,以為將來建造大型水壩作基礎。目前,讓圖伯特人用得上電的努力,主要的動機是要蓋大型的水力發電站,以萃取資源,發展基本建設,最終的目的乃是要供應用電孔急的中國沿海城市。
有關於本圖上博伊(藏文)與中文名字的小註:這張圖顯示地方、河流、山脈、與湖泊的名字都用博伊。然而水力發電計畫都是用中文名字標示的,除了目前尚不知道的計畫之外。使用中文名字的主要原因是,這些水力發電計畫都以其中文名字較廣為人知,而對於研究者而言也比較容易在地圖上找到(較不混淆)。
雅魯藏布-布拉馬普特拉
藏布-布拉馬普特拉是圖伯特/中國、印度與孟加拉三國共享的一條主要國際大河。在圖伯特高原上,該河從西流到東,經由圖伯特南部,從神聖的岡仁波齊峰附近的源頭,一路奔流至大拐彎後,向北流,再突兀地作了U型的大迴轉,向南進入印度,然後再流到孟加拉。水文上,此河與南亞的廣大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梅克納(Meghna)盆地是連結在一起的。
一直到最近,雅魯藏布都被認為是一條沒有水壩的河流。中國已經正式宣布要在此河的中段興建五座水壩,包括目前正在興建的「藏木水電站」,引起了印度極大的憂慮。住在河谷的圖伯特人、也是自古以來一直利用河水的居民,他們的聲音在這場國際討論中卻缺席了,這是一件應該譴責的事情,特別是因為他們在歷史、宗教、經濟上與此河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雅魯藏布江與圖伯特文明的歷史、地方宗教信仰、習俗,以及最重要的,圖伯特認同有密切的關係。如同尼羅河之於埃及,雅魯藏布也可以被當作圖伯特文明的搖籃。雅礱河谷是圖伯特最古老君王們的家鄉,他們的王朝被後人稱之為雅礱王朝。從雅魯藏布的源頭,神聖的岡仁波齊山附近以下,此條河的河谷星羅棋布著許多神聖的地點、過去佛教上師觀想修行的洞穴、靈修的隱谷(beyul)等等。這條河也出現在圖伯特作為一個平躺的羅剎魔女(སྲིན་མོ་གན་རྐྱལ༑)的著名圖畫裏面。

藏布峽谷:白瑪崗(Pema Koe)的聖地
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又稱為藏布峽谷,以「地球上最後的秘境」,以及可能擁有世界上最豐沛的水力發電潛能,而吸引了國際的注意力。整個十九世紀,地圖製作者都無法確定雅魯藏布江是否從此峽谷的另一頭流出,從而變成布拉馬普特拉河、或者是伊洛瓦底江、還是其他河流。由隆白(Lungpe (ལུང་དཔེ་), )以下,雅魯藏布進入了世界上最險峻、最廣大的峽谷之一,峽谷之源頭是東喜馬拉雅山兩座最高峰,7756公尺的南迦巴瓦峰(Namchak Barwa)與7294公尺的加拉白壘峰(Gyala Pelri)之間四千九百公尺的缺裂口。當雅魯藏布經過了這個大拐彎,陡降兩千五百公尺的高度時,此段的峽谷被認為是水力發電的理想地點。關於在此地點建設世界上最高強的水壩,以及在此地點將河水改道的計畫(下文將會討論),一直是下游國家非常關切的議題。
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也因為它是世界上植物種類最多樣化的地區而聞名於世。雖然我們很難想像植物學家如何在這個難以旅行的角落進行研究,如何把這麼多種不同植物的數量累積起來,這個中國官方的網頁讚揚此地擁有三千七百種植物物種,並且強調此區的「植物富有原始的性質」。大拐彎的生態完整,對於喜馬拉雅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熱點)最為豐富,但也最瀕危地區的環境保存,乃是至為關鍵的。(譯按:請參考喜馬拉雅生物多樣性熱點的網頁。)
對於圖伯特人而言,大拐彎地區又稱之為白瑪崗(Pema Koe),也是把佛教帶到圖伯特的印度佛教上師──古汝仁波切──蓮花生大士所曾經加持的最神聖隱谷。數代有殊勝法力的佛教上師在此地發現了「伏藏」 (གཏེར་མ་) 的地點,並且數次旅行於白瑪崗隱谷的數個不同的靈修大門。圖伯特人也認為此區域是護法金剛亥母(Dorje Phakmo, Vajra Yogini)的家鄉。
與圖伯特的地圖被描繪為一個躺臥的魔女相類似的,這個登山健行的團體描述白瑪崗地區的神聖地理就是金剛亥母的身軀:「她的頭是崗日岡波[Kangri Kangpo,潔白雪山],她的胸乳分別是南迦巴瓦峰與加拉白壘峰。她的身軀下部份位於陽桑曲(Yangsang) ,白瑪崗的最深處,也就是阿魯納洽爾邦的上帝杭區(Upper Siang region)。在帝杭(藏布)與陽桑曲(Yangsang)合流之處,神聖的三角地帶就是金剛亥母的私處。」這些信仰與朝聖的習俗,對於全世界各地的數百萬佛教徒具有宗教與文化的重要性。

圖說:擬議中的墨脫水壩細部圖。圖中的黑色三角形即為南迦巴瓦峰。
雅魯藏布-布拉馬普特拉大拐彎處的水力發電站
本地圖上顯示了兩個利用大拐彎水力發電潛能的方案:墨脫與大渡卡(Daduqia)。墨脫的隧道將從隆白開始,止於墨脫鄉。大渡卡從派鎮(Pe (ཕད་) )附近開始,止於印度邊界附近的地東村(Digdong (སྡིག་གདོང་))。而在這兩個計畫之中,中國很有可能在中文稱之為墨脫(博伊羅馬拼音為Metog)附近建造三萬八千兆瓦特(38,000 MW )的水力發電站。這個計畫從經濟與工程觀點,都是可行的,然而,假如中國政府決定在隧道的尾端建造一個大型的水壩,那麼因為這個水庫的規模龐大的緣故,就會涉及重大的環保與地震問題。本地圖上將此這個計畫歸類於積極考慮的階段,乃是參考各方資料與證據所作出的評估。這個水電站計畫,在附近的水壩興建完成、可以供應建造此超級大壩的電力後,再配合超高壓電力傳輸線施工完成後,很有可能就會開始興築。雖然2003年7月新華社報道關於此區前期評估的文章,在線上已經看不到了,網路上卻還有其他好幾篇相關的證據,包括討論此計畫的官方、學術、與其他專業的網站。下面附加說明的是一張「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所提供的地圖,已經畫出了墨脫計畫所產生的電力,與中國超高壓電力傳輸線連結起來的預想圖。

任何與水力發電計畫有關的隧道,長度大約是十五公里到二十五公里長,或類似於目前正在涼曲(雅礱江)上建造的錦屏二級計畫。這些計畫中的隧道,很有可能會與下游的大型管線連結起來,好把河水輸送經過一些發電機,才到達大拐彎的下半部。而到了此地後,很有可能也會在此大彎的大峽谷區建造一個大壩(墨脫)。另外一個可能的方案,在地圖上顯示為「大渡卡」,則是完全不興建任何大水壩,而是充分利用兩千四百公尺的高度落差,然而此計畫已經靠近印度邊界,如果兩國衝突再起,此計畫就會成為一太過明顯的目標。地圖上所呈現的隧道路線細節,是推理出來的,然而筆者卻很有自信,因為這是根據中國的工程師一定會想辦法儘量擴大此計畫的發電效益的假設而定的。
在大拐彎興建大水壩的最大危險,來自於地震活動。喜馬拉雅與圖伯特高原,是由於板塊撞擊所形成的。因為如此,地震在圖伯特並非不尋常的事情。墨脫水壩可能興建的所在地,墨脫鄉,在2008年帶走九萬條人命的嚴重四川大地震發生之前,就曾經發生過「中級」的地震。最近玉樹所發生的地震,還有創古水壩所發生的龜裂,鑑於大拐彎已經非常接近印度,因而對於住在下游的印度與孟加拉人民,是令他們感到憂心忡忡的前例。中國政府的地震專家范曉(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也曾經表示,斷層線上的人為活動,例如一個大型人造湖泊的重量,可能會引發地震。
藏布-布拉馬普特拉河的引水構想
從大拐彎處,利用數千公里的運河,將雅魯藏布江之水導引至黃河、長江、甚至戈壁沙漠的各種構想,已經不只一次提出。提出這樣想法的關鍵人物有兩位:郭開,他是一位退休的人民解放軍將領【原文如此,實為有過軍旅生涯的民間水利師】,他的想法由李伶所撰寫的《西藏之水救中國》出版(於2005年12月出版);以及「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的創辦人與特別顧問」中島正樹先生(Masaki Nakajima),他首先於1977年向「全球環境基金」(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Fund)提出了一個五千億美元的計畫(請見B. G.Verghese in Waters of Hope, pp. 188-189. 譯注)。這些提案並沒有畫在地圖上,因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政府的興趣,也因為這些想法並不實際,經濟效益也不大。
雖然中島正樹與郭開是這類構思的主要兩位始作俑者,確實還有其他人也提案,要從藏布-布拉馬普特拉引水到中國其他地方。一度曾經引起「官方」興趣的唯一計畫,是構思從澤當(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澤當市)附近引水,此地位於河流的中游三千五百公尺處,建造一條隧道進入尼洋河谷(Nyang valley),再從那裏最後流進黃河。這個計畫將依賴重力作用,以及大拐彎處的一個水力發電站所產生的電力,才有辦法將水導引到指定的地點。這個計畫已經被正式取消了。還有其他「非正式」的提案,包括把圖伯特的不同河流全部連結起來,好像它們是可以通向四面八方的街道一樣。
對大拐彎地區的地形作一仔細的研究,以及從「谷歌地球」(Google Earth)裏規劃可能的運河路線,都顯示物理學定律將不容許依照上述提案從大拐彎處將河水導引開來。例如,一個像墨脫(海拔高度八百五十公尺)這樣的水庫,對於利用大拐彎的高度落差是很理想的,水流到這裏已失去兩千公尺的高度,又要在此將水再運過高低不平的各高峰山脈--透過數千公里的運河。有些人也許會頑固地爭論,在此處導引水流是有可能的,只要使用墨脫,再加上易貢-帕隆河上所興建的所有水壩加起來所產生的超強電力,還有利用「和平的核子爆炸」在此區高山裏鑽出隧道,那麼就可能做得到。即使這些事都是可能的,鑑於從其他的河流處導水更加容易,以及在大拐彎處進行水力發電的主要吸引力,是為了經濟發展,而不是為了將水導到其他地方,那麼為了這樣做而耗費龐大的費用,事實上沒有道理,無法自圓其說的。另外一個主要的問題是圖伯特高原的氣候,在冬天與春天時氣溫低於零下,恰好是北中國最需要用水的時候。
雅魯藏布的中游

這一段是目前重大發展計畫正在發生的地點。發電量510兆瓦(510MW )的藏木水電站正在興建,而其他三個水電站,冷達(གླིང་མདའ་ 又稱嶺達)、仲達(སྒྲོམ་མདའ་ )、朗鎮(Langzhen)已經開始進行準備。工程本身可以在幾年之內就開始。加查(རྒྱ་ཚ་ or Gyatsa)水電站也打算在近期動工。目前看起來街需水電站將會最後才興建。又因為「街需水電站」位在六個階梯水電站的最上游,也是最後才會興築的水壩,很有可能會建成一個大型的水庫,以保證下游眾水壩有穩定河水流量。
下圖是一張是由美國衛星GeoEye所拍攝的藏木水電站的高解析圖像,其附加的說明是由Tibetan Plateau blog 的顧問之一所撰寫。本博客為這些說明負完全的責任。

圖說:水壩左邊三分之一會先建造。一旦完工,圍堤(coffer dam,又稱圍堰,在河流等施工而臨時建造的不透水建築物)會放置在主要河道裏,並將水導向已建完成的三分之一,再興建剩下的三分之二。
易貢(河)與帕隆(河)
這兩條雅魯藏布的支流上的水電站,目前正在進行水壩地點規劃的考量。這些水電站的完成,很有可能是發展墨脫水電計畫所必需的。本站地圖上所畫出的地點,是根據「中國水電顧問集團」(Hydro China)的網站上的一張地圖所畫出來的。因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這張地圖上所顯示的水電計畫名字之字體小到無法解讀,因此本部落格是用附近城鎮的博伊名字,來指稱這些將來有可能進行水電開發的地點。

圖說:在易貢(Yiwong)上,目前規劃的水電站由左至右分別是:嘎踏弄(Sangba)、村達(Lhari)、尼屋(Nyewo)、夏曲藏布(Drakke)、易貢(Yiwong)、索通(Sothang)、波密(Pome)、松宗(Sumdzom)。
譯注: B.G. Verghese, Himalaya-Ganga Cooperation for a Billion People, Oxford-IBH, Delhi, 1990. (維吉斯,《希望之水:為了十億人民的喜馬拉雅-恆河合作計畫》,德里,1990年。)
表一:雅魯藏布(中文: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
名稱 | 河流/湖泊 | 情況 | 發電量(MW,兆瓦) | 高度(公尺) | 地點 |
羊湖 | 羊卓雍措 | 已建 | 90 | 山南地區 | |
街需 | 雅魯藏布 | 正在積極考慮 | 未知 | 山南地區 | |
藏木 | 雅魯藏布 | 正在興建 | 510 | 116 | 山南地區 |
加查 | 雅魯藏布 | 正在積極考慮 | 未知 | 山南地區 | |
冷達 | 雅魯藏布 | 正在積極考慮 | 未知 | 山南地區 | |
仲達 | 雅魯藏布 | 正在積極考慮 | 未知 | 林芝地區 | |
朗鎮 | 雅魯藏布 | 正在積極考慮 | 1,200 | 林芝地區 | |
大渡卡 | 雅魯藏布 | 已提議 | 43,800 | 林芝地區 | |
墨脫 | 雅魯藏布 | 正在積極考慮 | 38,000 | 林芝地區 |
表二:雅魯藏布的支流:熱振河、榮曲、吉曲(中文:拉薩河)、Nyangchu(年楚河)、塘河、Drakchu(中文:巴河)、直貢、帕隆、沃卡
名稱 | 河流/湖泊 | 情況 | 發電量(MW,兆瓦) | 高度(公尺) | 地點 |
旁多 | 熱振河 | 正在興建 | 120 | 72.3 | 拉薩林周縣 |
直貢 | Rongchu(榮曲) | 已興建 | 100 | 50+ | 拉薩地區 |
納金 | 吉曲 | 已興建 | 7.5 | 拉薩地區 | |
滿拉水庫 | 年楚河 | 已興建 | 20 | 75.3 | 日喀則地區 |
強旺 | 年楚河 | 已興建 | 3.2 | 日喀則地區 | |
江孜 | 年楚河 | 已興建 | 1.0 | 日喀則地區 | |
塘河 | 年楚河 | 已興建 | 6.4 | 日喀則地區 | |
雪卡 | Drakchu(卓曲) | 已興建 | 40 | 19.6 | 林芝地區 |
老虎嘴 | 尼洋河 | 正在興建 | 102 | 82 | 林芝地區 |
八一 | 尼洋河 | 已興建 | 3.1 | 林芝地區 | |
Sangba(嘎踏弄) | 易貢藏布 | 已提議 | 480 | 那曲地區 | |
Lhari(村達) | 易貢藏布 | 已提議 | 340 | 林芝地區 | |
尼屋 | 易貢藏布 | 已提議 | 300 | 林芝地區 | |
Drakke(夏曲藏布) | 易貢藏布 | 已提議 | 632 | 林芝地區 | |
易貢 | 易貢藏布 | 已提議 | 640 | 林芝地區 | |
索通 | 帕隆藏布 | 已提議 | 840 | 林芝地區 | |
波密 | 帕隆藏布 | 已提議 | 540 | 林芝地區 | |
松宗 | 帕隆藏布 | 已提議 | 320 | 林芝地區 | |
排隆 | 赤隆藏布 | 已提議 | 2,760 | 林芝地區 | |
沃卡 | 沃卡 | 已興建 | 20 | 山南地區 |
表三:森格藏布(印度河)、 朗欽藏布(蘇特列支河)、 馬甲藏布(卡納里河)、朋曲(阿潤河)、羅若曲(蘇班西里河)
名稱 | 河流/湖泊 | 情況 | 發電量(MW,兆瓦) | 高度(公尺) | 地點 |
獅泉河 | 森格藏布(獅泉河,下游為印度河) | 已興建 | 6.4 | 阿里地區 | |
扎達 | 朗欽藏布(象泉河,蘇特列支河) | 已興建 | 未知 | 阿里地區 | |
普蘭 | 馬甲藏布(又稱孔雀河,卡納里河) | 已興建 | 未知 | 日喀則地區 | |
康工 | 朋曲 | 已提議 | 312 | 日喀則地區 | |
曲當 | 朋曲 | 已提議 | 420 | 日喀則地區 | |
聶當拉 | 朋曲 | 已提議 | 560 | 日喀則地區 | |
沙里 | 朋曲 | 已提議 | 408 | 日喀則地區 | |
阿夏比拉 | 羅洛曲 | 已提議 | 480 | 山南地區 | |
尼瑪縣 | 已興建 | 1.26 | 那曲地區 |

圖說;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的水電站。分別是森格藏布(印度河)上的獅泉河,朗欽藏布(蘇特列支河)上的扎達,以及馬甲藏布(卡納里河)上的普蘭。
Posted by rosaceae at 22:30
│歷史、自然生態